政协简介
 
政协简介
领导简介
组织机构
办公厅
研究室
机关党委
经济委员会
科教文卫体委员会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提案委员会
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
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农村经济委员会
委员工作委员会
 
  哈尔滨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大团结。人民政协设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是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包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在内的多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在对外事务中,人民政协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人民政协成立于1949年9月。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权,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协全国委员会。这次会议还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国旗、国歌和纪年。1954年,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从此,政协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49年―2017年,哈尔滨市政协走过了68年的历程,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1949年11月―1955年3月是哈尔滨市各界人民代表协商委员会时期,1955年3月―1966年6月是政协初建和发展时期;1980年1月市政协召开了五届一次会议,标志着政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此市政协不断拓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途径,始终抓住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优势,切实履行职能,为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协第十四届哈尔滨市委员会由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共青团、总工会、妇联、青联、工商联、科学技术协会、台胞台属联谊会、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经济、农业、教育、体育、新闻出版、医药卫生、对外友好与对外合作、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少数民族、宗教、特邀人士等30个界别组成,共有委员593名。

  十四届委员会设经济、教科卫体、提案、社会和法制、文化文史和学习、城乡建设资源环境、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和外事、农业和农村8个专门委员会。市政协机关设办公厅、研究室、机关党委和8个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田地街99号

  邮编:150010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