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信号灯设置和使用不规范问题的整改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信号灯设置和使用不规范问题的整改意见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实行全国统一的标准及规范。这些规范及标准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尽管如此,我市部分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仍较为混乱,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置,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的科学设置,更好地发挥信号灯对城市交通的控制作用,缓解交通压力,疏导交通、保障交通畅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信号灯存在的问题:
      1.信号灯的设置地点不合理;
      2、信号灯不符合技术要求; 
      3、信号灯与地面标线不协调;
      4、信号灯的配时不合理,比如行人过马路的时候绿灯的时间太短,堵在路
中间就过不去了。信号灯的时间配置问题也确实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之一。
      5、有的路口没有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6、信号灯黄绿灯转换难把握,时间、先后顺序无规律;
      7、部分信号灯不亮,以人行横道信号灯居多;
      8、少数信号灯红灯与绿灯直接转换,没有黄灯过渡;
      9、有的路口无电子拍摄装置,使车辆行驶无视信号灯。
      10、有的路口左时间太短仅14秒转,特别是哈尔滨,冬季路滑过不了几辆车,使左转车辆排成长队,造成交通堵塞。
      二、造成信号灯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
      1、信号灯设计和设置不合理。
      2、不同时代制作的信号灯。
      3、信号灯设置缺少人性化,过于机械
      4、信号设计的厂家或设计部门诸多,可能会设计一些不同的方案。
      5、信号灯出现故障维修不及时。
      三、改进建议:
      1、所有路口交通信号灯均有倒计时装置,实行9秒倒数。
      2、加设自动拍摄电子眼儿装置,确保此路口的交通安全。
      3、增加左转信号灯的时间或者增设左转待转区以增加通过车辆数量。
      4、增设减速带或者提醒信号灯及标志。
      5、建议在新建、改建信号交叉口时,应严格按照国标《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6、应科学设计路口红绿灯转换时间,特别是在冬季应延长转换灯时间。
      7、交通信号灯规范与否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现不符合规范的交通信号灯,可以通过报警电话反映情况。
      8、交警部门将对全市交通信号灯进行排查和整治,对不合理的、失灵的信号灯进行修护。同时应建立管辖责任制,对不按时修复的,严格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
      9、全市交警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监督,严格执法,建立24小时信号灯故障应急机制。
      10、通过媒体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实地研究处置。
注:以上反应的问题所存在的路段都是事实因时间比较紧本人会后可再补充。
 
 
                                                    政协委员:王啸枫 栾健


被并案件标题:关于在哈市主要交通环岛设置信号灯的提案
被并案件提出人:常凤华

被并案件内容:
建议在哈市主要交通环岛设置信号灯,解决环岛处交通拥堵问题
(具体内容见附件)





被并案件标题:有关综合整治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建议
被并案件提出人:汪洪滨


被并案件内容: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事在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越来越注意由出口拉动型向内需增长型方向转变,因此,全国各地、各大城市个人所拥有的汽车的保有量均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与社会汽车保有量不同步的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交通日益拥堵,使社会成本日益增长。据不完全了解,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展了新车限号等业务。本人在经过多次的实地调研和考察发现,哈尔滨市市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交通口绿灯,普遍存在着一个共同现象,即:当驾驶者在第一个道路交叉口等到绿灯通行后,将车开到同一个主干道的第二个交通指示灯时,所遇到的交通指示灯肯定是红灯,到第三个路口也如此。这种问题,在红旗大街、长江路、中山路、新阳路等主要城市交通干道上普遍存在,另外,主干道上的行人横穿马路灯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通行效率。这种现象不但造成社会效率低下,同时也增加了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社会效率。因此建议如下:哈尔滨道路管理部门学习一下相关城市的做法,如大连市:大连市中心路的交通信号灯的管理十分到位,当驾驶者在规定的车速驾驶时,只要遇到绿灯,基本上是一路绿灯。另外,应加强主干道交通信号灯与人行横道信号灯在时间计算上的联动时间差管理,尽可能保证主干道的通畅,这样对缓解城市交通状况,提高社会效率及减能降耗降低市区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被并案件标题:关于加快我市城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建设的建议
被并案件提出人:陈方胜

被并案件内容:
 
      随着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汽车保有总量、特别是哈尔滨市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市内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频发,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固然与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道路建设滞后等因素有关,但日本、香港等地的车辆多、道路窄,交通拥堵却没有特别严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市的交通信号系统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道路的通行效率。由于在哈尔滨市区内特别是老城区中对现有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加强对现有道路的合理利用以及对交通信号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成为改善我市交通状况的重要途径。
      2011年9月我市工信委组织召开公安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项目需求方案专家评审会,并正式启动市公安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项目建设。加快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建设是我市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安交通智能化管控系统项目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国外有关资料统计,应用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后,可使交通拥堵降低20%,延误损失减少10%-25%,车祸降低50%-80%,油耗降低30%,尾气排放减少26%。为此建议:
      1、加强对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建设的领导。建立市政府统一领导,公安、交通、财政、工信委等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激励政策,有效整合资源,通过财政设立引导资金、提供优惠的政策性贷款等方式,鼓励、支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智能交通信号系统。
      2、加大城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力度。国外关于城市交通理论的主要观点较为成熟、全面,并在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指导我市交通管理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因此要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国外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优点,结合我市道路具体情况和实际的特点,积极研发符合我市道路特点的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并尽快投入使用。对于技术成熟的城市智能交通信号系统,应加大推广力度,使之逐渐形成产业化。
      3、大力培养智能交通技术人才。要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将最新的智能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之中,积极培养智能交通技术人才。
      4、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公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秩序的管理,严肃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违规案件确保道路交通的顺畅。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交通规则,提高公民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您是本站第 次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