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开始,我担任哈尔滨市政协委员,我深知这是哈尔滨市人民对我的信任,肩负重要的历史责任。我热爱这个城市,愿意为这个美丽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十多年来,我共投资数千万元,在哈尔滨做文化项目,我司早于2003年与哈尔滨市宣传部及哈尔滨市旅游局合作,联同香港无线电视TVB率领“国际华裔小姐”远赴哈尔滨外景拍摄及制作一个半小时旅游节目,成功推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雕及其它旅游景点,创当年到哈市旅游观光人次的全中国冠军;并为哈尔滨市妇联于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慈善晚宴,为孤困儿童筹款。2006年,我司与哈尔滨慈善总会合作举办之“哈尔滨成龙好朋友慈善演唱会”,盛况空前,所获得之善款捐赠哈尔滨慈善会,成功在宾县建成了“成龙小学”、协助孤困及失学儿童等慈善活动。2009年,于哈尔滨松北区投资举办大型《哈尔滨国际欢乐嘉年华》,占地3万平方米以上,成功吸引超过50万人进场游览。而每次活动皆吸引国内外过百记者现场采访,对哈尔滨产生很好的影响。
当前,哈尔滨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各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属于相对落后的城市。加速发展,既要靠内因,最大限度的释放哈尔滨人民的工作激情,也要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要在香港澳门树立哈尔滨的良好形象。对外宣传做得好,哈尔滨形象树立得好,港澳同哈尔滨的经济技术合作才有广阔的前景。
我以市政协委员、致力于文化发展的企业家的身份,多年同哈尔滨接触,并做过一些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我认为,哈尔滨的对外宣传工作还存在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等一些弊端。哈尔滨每年都要花掉几百万元的外宣工作经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一般。仅以香港为例,哈尔滨每年花上百万元做宣传,但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冰雪节等重要活动,哈尔滨湿地,伏尔加庄园等著名景观,香港市民知道的为数寥寥。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你们不了解香港市民的文化需求,不了解香港媒体市场情况,只看中了形式,忽略了花上百万元得到的实际效果。为此我建议:要重新对香港媒体的宣传效果做科学的评估,选择最有效果的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做哈尔滨形象的宣传平台,我从事文化策划宣传工作已二十多年,我愿意也有能力为哈尔滨在香港地区的对外宣传工作尽微薄之力。
我的主要想法:
为更有效地把哈尔滨最新讯息 至不同地方及不同层面人仕,让他们更了解哈尔滨最新讯息,例如对在港企业招商及旅游方面,希望市政府落实对外宣传工作;故此,在选择报章广告方面,本人建议由原来在大公报、文汇报及香港商报转换到香港最畅销第一的报章东方日报及第三的太阳报等,(第二位苹果日报,政府机构不能刊登广告),而东方日报及太阳报稳占香港收费报章销量,两份报章的每日销量超过80万份,读者人数更高达530万,差不多占香港总人口达75%(香港现时总人口约710万),其报章销量及读者人数之资料可参阅第8页。至于《大公报》、《文汇报》在香港并不是主流报章,文汇报销量只有约2万份,大公报约1万份,而香港商报则更少,故这3份报章的销量仍是全港最低(可参阅第五页),香港市民很少会购买,只会送到政府部门及中资机构摆放之用。故总括而言,论一份质素全能的报纸,则非《东方日报》、《苹果日报》和《太阳报》莫属。因大部份读者所需求的版面:新闻、财经、娱乐、副刊、马经、波经、风月及广告版都一应俱全,这三份报纸论销量,都远超其余中文报纸。再者,按照我建议的香港报章广告套装计划,在东方日报及太阳报合共有17个全版广告,每月可投放1-2个广告,令宣传层面及广告效力发挥更大更广,直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消费,还能够提高哈尔滨的投资形象,为哈尔滨市带来无限的商机。
另外,东方日报在中国22个主要城市均可订购,令中国内地之海外华商能够接收到广告的讯息及增加招商会的新客源;况且香港报业界在港澳及广东省珠三角等不止影响力大,远至美、加、澳洲及全世界华人聚居的地方也极具影响力;对吸引世界各地不同层面人仕起了极大的宣传效力。
在电视媒体方面,因过往只在凤凰电视作为宣传平台,但此是一个透过有线电视转播之普通话频道,不是针对香港观众,其宣传效益作用不大。我建议在香港无线电视(TVB翡翠台)投放30秒广告短片以宣传哈市旅游景点;而且,香港无线电视是一家能够全面覆盖全球的华语电视媒体,而在香港免费电视台之观众收视率接近九成,其属下电视台及卫星台TVB8频道(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东南亚、澳州、北美洲东西岸)播映,其宣传层面遍及全世界。
最后,我司与传媒建立二十多年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故在广告价格及版位安排上均占有强大优势,我绝对有信心及能力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为哈尔滨对外宣传工作做到最好以及达到预期的效果。
哈尔滨港澳区政协委员
马天尼集团董事长 孙敬安
2013年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