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使得公共资源紧张,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出租车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同样面临这样的情况,这是造成打车难的根本原因。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搭乘出租车已从以前的小众消费行为发展为现在的大众消费行为。目前我市的公共交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不完善,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期,拥挤、环境差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这造成打车需求不断上升。
而在需求增加的同时,出租车的有效供给不仅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因为现有运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供需一降一升,矛盾自然加剧。
打车难的重要原因是高峰时段道路拥堵,出租车载客率减少。目前不是出租车跑不跑的问题,而是跑不跑得起来的问题。出租车司机与其堵在路上,还不如停运,否则赔本。因为上下班高峰路堵赚不到钱,不少司机都在路边呆着。等不堵车了,乘车人也少,又没活儿拉了。
运力没有完全发挥,首先是由于交通拥堵等客观原因,道路运营时间增加,相当于少满足了一些客人的需求。同时交通拥堵影响了司机收入,很多司机就选择停运来躲过堵车时段,导致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其次,出租车电话调度不够完善、部分司机拒载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也使现有运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为此建议:
第一、完善道路交通环境,加强出租运营监管,挖掘现有运力。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降低交通拥堵程度,减少出租车在路上占用的时间,提高出租车使用率,从而扩大出租车的有效供给。
第二、适度放开数量限制,增加出租车供应,缓解供需矛盾。发展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能有效降低对出租车的需求,最终解决“打车难”问题,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扩大出租车的有效供给上入手,见效会更快。很多国家和地区没有总量控制,也并未出现出租车数量无序膨胀的现象。像英国和澳大利亚,对出租车市场就没有总量控制,政府只对出租车的费率、准入和服务标准进行规定,通过质量管制间接实现数量管制。
第三、建设出租车调度中心,使得电话叫车更加普及
科学管理也能扩大有效供给。一般平均100公里中有60公里左右是载人的,剩下都是跑空车找人。如果能完善电话调度,就能提高很大一部分供给。建立一个统一的电话调度平台,到时候情况应当会好点。
目前大部分出租车都是在街道上“溜活”拉客,不可避免地出现空驶率及油耗上升,增加额外运营成本,造成打车费用只高不下。通过应用智能系统,可以实现电话约车,定点派车,就近拉客,可以降低车辆空驶率和油耗,减少车辆运营成本,同时驾驶员可以按照智能系统提供的经济路线行驶,方便快捷地将乘客送到目的地,也避免了因绕道产生的服务投诉,做到让乘客最大满意度。同时,出租汽车企业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司机考勤、信息管理。
被并案件标题:我市打车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被并案件提出人:张美华
被并案件内容:
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窗口,出租车是流动的风景,也是城市的名片。近年来,哈尔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出租车行业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在交通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最近几年我市也和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一样,打车难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早晚高峰、刮风下雨天气更是一车难求,拼车都已经成为大家默认的一种常态。作为冬季旅游的热点城市,来哈观光旅游的外地人不断增多,今年我市又遭遇冷冬和雪大的气候,打车难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这一问题已经影响人们的交通出行,影响我市旅游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我市的城市形象,打车难的问题亟待解决。
造成打车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租车的数量不足。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外来人口和来哈观光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我市出租车数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出租车驾驶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驾驶员违背职业道德,视路况而拒载、选客的情况司空见惯。
3、我市部分地段交通拥堵问题严重。交通拥堵问题是出租车驾驶员拒载、选客的一个原因,目前我市还没有实行低速计价,驾驶员往往不愿进入容易拥堵的地段。
4、行业管理和监督还须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投诉程序还不够简化,投诉结果也往往不能让乘客满意。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增加出租车的投放量。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合理增加出租车的投放量,有效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2、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驾驶员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文明驾驶、安全驾驶。
3、择机实行低速计价。结合我市交通实际,择机实行低速计价计费方式,缓解拒载和选客现象的发生。
4、加强出租车行业的管理和监督。深化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思路,增强管理效果。组建行风监督员队伍,完善奖惩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5、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要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如果公共交通发展好了,就会有效减轻打车难的压力。
被并案件标题:关于哈尔滨冬天打车真难的提案 被并案件提出人:王满玉
被并案件内容:
关于哈尔滨冬天打车真难的提案
王满玉
哈尔滨市作为北方地区的旅游胜地,除太阳岛、冰雪大世界等旅游景观,更是吸引了一批国际性展会的加盟,哈尔滨市预计2012年接待游客50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可突破549亿元。近年来,市民们纷纷反映,一进入寒冷的冬天,哈尔滨打车难的问题尤为明显,往往需等半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有时根本就打不到车或被拒载,市民们怨声载道,游客们苦不堪言,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哈尔滨市人民的出行和生活,更极大的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每年冬季是哈尔滨市的旅游旺季,外地游客多;各单位发放福利,打车往家送东西的市民多;春节临近,商场购物后提着大包小包打车的乘客多;走亲访友,提着礼物打车的人多;各高校陆续放假,打车的学生多;冬天路滑不开私家车的市民也加入到打车的行列……多种因素聚集在一起,使这段时期打车出行需求量激增。这种现象在今年冬天体现的尤为明显,今年哈尔滨冬天温度为近几十年最低,12月份夜间温度就超过零下30度,白天温度也在零下20度左右。雪天路滑难走,车行缓慢,使得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加剧,虽然出租车司机尽量多拉快跑,但他们的收入也不高,且远远不能满足哈尔滨市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打车需求,仍有大部分人在路边挥手等待出租车的到来。
哈尔滨市现有正规出租车辆15000多辆,但还不能满足哈尔滨冬天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打车需求,鉴于哈尔滨市季节性打车难的现状,现建议如下:
在进入冬季的11月初至次年3月未,增加临时性个体营运车辆1000至2000台,临时性个体营运车辆运营期限为5个月,这些车辆由社会闲散车辆自由报名组成,发临时性出租车营运牌照,管理方面合并到哈尔滨市各出租车公司分流管理,政策按出租车同类行业标准执行,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哈尔滨市冬季打车难的现状,减少市民及游客的出行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