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法委

激发银发经济活力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 市政协社法委召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常委会调研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5-02-26

      2月24日、25日,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总工会界别、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妇联界别委员和专家学者,联动道里区、松北区政协,召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常委会调研座谈会,会同市民政局与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十余个部门负责同志就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进行座谈交流。市政协社法委主任闫生主持会议。


      我市老龄化形势严峻,据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271.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9.8%。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36.9万人,占老年人口13.6%。空巢老人近154.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60%左右,居全国前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约18万人,占老年人口7%左右。完全失能人口约占5%。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市政协社法委细分养老服务课题,组织九区九县(市)政协,哈工程、林大、黑大、哈尔滨学院等大学院所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侨联、台联的专家学者分成10个调研组开展养老服务专项调研。

      会上,调研组成员认真听取了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关于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情况介绍,就养老技能人才培育、加快康养旅游发展、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将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养老机构的改扩建和消防审核、适老化改造等方面与各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调研组认为,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精准化和产业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途径。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刚需有服务、普惠有供给、市场有选择的养老服务格局。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并纳入医联体管理,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资源高效协同。加强智慧养老服务产业链整合,引进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加强上下游养老服务企业合作,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时、专业、安全的智能养老服务。发展康养旅游,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激发银发经济活力。加快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进程,将符合条件的医疗、医养、护理、养老机构及居家护理纳入长护险支付范围。深化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就业体系改革,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市政协全媒体工作室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