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市政协十四届十一次常委会书面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4-08-12

  促进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建言献策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在2018年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我市作为全国首批46个试点城市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运行模式,但运行体系及机制尚未完善健全。

  一、再生资源行业现状

  (一)以市供销社为主体建立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充分利用物资供销产业体系,建立网上“我来收”收集APP终端,依托线下箱式流动物资回收车和分拣站点,以“网上预约+线下流动上门回收”模式,形成再生资源回收—转运—分拣—加工再利用的运行体系。

  (二)以社会企业、地方商会为主体建立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整合利用社会人员优势,建立企业运营模式,形成可回收物资回收—转运—分拣的运行体系。

  (三)传统废品收购站点。我市政府虽多次发布政策法规,坚决取缔四环内的废品收购站,但效果并不理想,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废品收购经营活动的废品收购站依然存在。

  二、再生资源既有可回收物体系存在问题

  (一)回收经营规范缺失。据了解,除市供销社物资回收部门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四固定”“五不准”“六不收”“七统一”等相关规范对从业者进行约束管理外,其他从业者未能有效建立约束管理机制,尤其是准入、退出、培训等相关管理机制欠缺。

  (二)末端处置环节尚处于粗放模式。缺少末端深加工产业,大部分加工企业只是将再生资源进行粗加工,将原料销往其他省市,未形成有效产业链闭环,无法获取大部分经济效益。

  (三)环境污染问题。大部分非法收购站存在于居民区内,存在散、小、乱、脏的现象,不但产生噪声、异味,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而且在回收拆解的过程中回收价值低的物品随意偷卸、有害残液随意倾倒,对周边环境、地下土壤、水质、空气质量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易燃物品随意堆放,违规用电等现象屡见不鲜,对生活在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三、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建议

  (一)提升行业整体组织化程度。建议由商务、城管、环保、交管、市供销社等部门联合行动,整合现有社会资源,组织建立专业化再生资源回收队伍和完善回收、分拣、处置网络体系建设,优先安置原废品收购站人员再就业,放宽再生资源收运车辆特别通行时限,做到定点定时定人定车,既能破解行业整体散、小、乱、差的现状,又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二)提升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准入、退出、培训等管理制度,完善行业从业规范及标准化作业流程,形成回收、运输、分拣、储存、加工、利用等各环节配套协作。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形象,杜绝乱堆乱放、偷盗销赃、乱设摊点等现象的出现,做到各环节整洁有序、合法依规。

  (三)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两网融合”。借垃圾分类的东风,从源头投放环节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率。

  (四)健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在运输环节统筹规划设计,通过市供销社现有的“我来收”手机APP或其他的网络载体平台,对售卖废旧物品进行网上预约、提供上门服务。回收车辆安装定位系统,运行轨迹可实时查看,回收人员手机与信息平台对接,做到线上线下服务同步。同时,便于对再生资源产量进行统计。

  (五)大力发展再生资源深加工项目。提高分拣处理技术,使废旧物资得到循环利用和合理处置。改变废旧电子电器、塑料等某些资源绝大部分流入到了无环保资质的小作坊进行处理,污染环境;正规公司则因原材料不足无法正常运转的行业现状,坚决杜绝化学溶液浸泡、火烧等野蛮拆解和不具备资质私自拆解现象的存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回收体系。

  来源: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