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哈尔滨市“两会”上,市农工党提出“推动哈市医院护理服务升级”的提案。所谓“无陪护”,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替代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实现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市农工党在提案中提出,通过开展“无陪护”工作,可为患者及其家属“松绑”,减轻负担,有利于规范护理队伍、提升照护质量等。
目前,省外一些医院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护理员队伍采取医院—护理公司双重管理,陪护费用远低于市场价格且不增加财政负担。市农工党建议,推进医院“无陪护”服务发展可以分步组织实施“无陪护”模式。市卫健部门应提前谋划,在市级公立医院选取相关病房作为无陪护服务试点,再逐步推广铺开,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带动全市公立医院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医院开展无陪护服务,前期升级病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同时新增的服务项目势必增加患者护理等医疗服务支出。因此,需要政府对无陪护医院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医保政策也应同步跟进,向无陪护服务倾斜。实施无陪护管理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支撑,但由于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等原因,护理行业的人员流失率相对较高,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建议充分挖掘市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资源优势,通过在无陪护医院建立实习基地等形式加强校院合作,加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哈市无陪护医院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来源:龙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