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市政协十四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3-12-22

  全面推进龙江振兴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市政协特邀职务界别

  随着推行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市场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从传统农业中剩余出来,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或者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增强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产业或现代集约型农业就业的必然途径。我市农民技能培训的现状与问题:培训年龄分层明显。现有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而活跃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是80后出生的农民工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农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低。培训时间需要更合理化。高素质农民培训时间为5-10天,职业技能培训时间大致为1个月至1年,导致农民难以掌握职业技能。1年以上的培训,没有资金和地域的保障,同时很多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意愿不高。培训模式与社会需求不对称。我市培训工作主要采取基地集中培训+实践实习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而学员可以参与外出考察市场培训的机会很少。在开展固定专业培训时,培训内容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低。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导致培训内容流于形式,深度不够,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并未显著地提高,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培训项目农民工难以自主参与选择。我市能够尽量做到根据不同培训个体需求制定培训方案,但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向自由度并不高,影响了受训者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导致对技能培训的参与度较低。培训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技能培训“内容多、时间短”,大多培训机构在培训结束后就与学员失去了联系,学员得不到培训的“售后服务”,以致面对新兴产业中的设备更新、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问题束手无策。

  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一、结合社会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培训项目的实施要做到“学以致用”。一是要因地制宜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由农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培训机构提出申请,这样不仅有利于掌握农民参加培训的需求情况,也有利于激发起农民浓厚的学习兴趣。二是培训机构要加强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建立起门类多样、专业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载体。

  二、精准化吸引培训对象参与。要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切实提高培训实效,增强培训的吸引力。一是要注重学员个人职业发展需求,通过需求指导职业教育,对接学历教育,搭建文化知识的阶梯,使其学习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打开向上发展的通道。二是加强青壮年及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资源利用率,激起农民工强烈的培训热情。三是建立灵活的资格认证模式。基于农民流动性强、工作转换快的特点,可灵活安排其培训进程并实行学分制,完成培训内容,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三、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一是培训以培养初级职业技能人才为主,不受性别、年龄、地域、身份限制。二是培训要与院校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科技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学员就业竞争力。三是采取送教上门服务,与农业基地、农业企业合作,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使农民工能就近就业,同时为用工企业降低培训及招工成本,实现“双赢”。

  四、建立一体化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发展前景。首先,针对准备成为雇佣工人、尚未掌握技能的学员采取岗前培训,使其学到与职业相关的必要技能。其次,对在岗的农技工进行能力升级培训,使学员既能够提高技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又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最后,对具备一定技能的学员制定个性化培训,实现由“农民工”到“技能大师”的转变。

  来源:市政协十四届八次常委会书面发言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