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二次供水是保障居民饮水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是重大民生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二次供水水质污染防治的科学化、有序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全面实现二次供水设施由供水单位统一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维护供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建立二次供水设施标准化建设、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营的管理模式,出台规范的管理办法。加强二次供水设施应急故障的处理及时性和技术专业性。对于处于居民区的小型泵站,要建立与物业和居委会管理的协调机制,做好实时监控及应急处理预案。完善预警、报警系统及应急处置机制,实现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或物业协助监控和预警,配备专人定期巡检和设备保养,保证在污染、停供、泄露等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2.以二次供水改造为契机,参考我市淘汰燃煤小锅炉攻坚战的经验,拆“小”消“弱”,合并建立中大型二次供水站,以便集中财力,加强信息化和智能控制、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按照《黑龙江省城镇二次供水系统智慧泵房应用技术规程》进行相关设备升级及完善安防技防措施。在合并改造有困难和设备安装空间受限的小区,采用防淹没和静音型设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更新设备和管线,原老旧的铸铁管更新为抗腐蚀、耐压强、结垢少的塑料管、不锈钢及复合金属管。
3.加强二次供水水质的保障措施工作。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工作规范。定期人工检测水质或配置监测仪表,优化水质检验频率和考核合格率等内容,制定水质监测工作规范。建立规范化的二次供水消毒制度,对规范消毒频率、消毒装置、消毒剂种类等提出推荐性建议。增加对物业和专业清洗机构的业务监管,加大对储水设备及供水管线的清洗频次。同时,基于二次供水改造的契机,改善供水压力,基本取消多层住宅的屋顶水箱设置,提高优质饮水供应能力。
4.二次供水涉及千家万户,建设和维护均需要大量资金,我市已出台文件将二次供水设施纳入市供水集团统一管理,在管理体系理顺的同时,宜尽快确定相关费用缺口的解决方案,通过债券、梯级水费收缴等方式均可提供一定的支持。(市政协常委 哈工大环境学院教授、博导 王秀蘅)
来源: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