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为冰雪文化之都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民革哈尔滨市委员会
核心建议
加强产业顶层设计,提供政策支持,以建设冰雪文化之都为产业发展目标,将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同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后冬奥时代机遇,谋划筹建哈尔滨冰雪装备产业园区;加大冰雪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建立“企业+高校+俱乐部”产业联盟;以冰雪赛事带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强冰雪装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宋国利
核心建议
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孵化器,加速搭建“政府+科技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的孵化器,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集散”平台,完善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体系;强化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服务于全市工业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化制造升级平台;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加强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评估咨询、培训与资助方案。
打造寒地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
翟国勋
核心建议
建设氢能产业先行示范区,有助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引领装备制造、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促进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应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氢能产业规划,制定“十四五”期间我市氢能产业行动计划;实施“龙头”带动计划,打造寒地氢能产业集群,发展高技术水平的氢能源对俄专用车、气态液态专用车、特种车、低温专用车,加快氢能除冰雪车、压雪车、浇冰车等研发和产业化;组建氢能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组建氢能技术创新研究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寒地氢能产业链。
打造既“暖屋”更“暖心”民生工程
市政协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
核心建议
加快修订完善我市供热专项规划,着力构建“一网多源”供热格局;着力打造公平有序的供热市场环境,对不良供热企业予以限制供热面积直至逐出供热市场,对恶意拖欠热费用户纳入征信黑名单;加快推进供热设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从根本上提升供热质量;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工作力度;压实供热企业实施主体责任,让百姓住上“暖屋子”。
实施“七化”行动提升疫情防控效能
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核心建议
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建立疫情防控信息系统:采用精准化处置手段,降低疫情防控工作成本;建设专业化防控队伍,增强疫情防控应急能力;采取人性化管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充满温度;构建标准化防控体系,保障疫情防控稳定有序;完善常态化防控举措,关注疫情防控重点环节;提高全民防控意识,筑牢群防群治安全防线。
促进社会救援力量建设发展
民建哈尔滨市委员会
核心建议
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建立有序协调指挥机构,健全社会救援机构与应急管理部门的联络协调机制,完善灾害、事故应急响应机制;规范社会救援力量管理措施,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应急管理信用评价体系,对各类社会救援力量主体进行信用记录;完善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政府资助;培育社会救援志愿者文化素养,提高对社会救援力量的社会认同度,使社会救援力量不断更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