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背景
金源文化作为以松花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域文化,既是哈尔滨市主流文化之一,也是黑龙江古文化的巅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现状分析
目前,金源文化在保护传承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金源文化研究队伍建设仍需壮大提升。金源文化研究方向和课题仍需进一步紧跟时代步伐。金源文化研究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金源文化产业化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
核心建议
加强金源文化研究体系建设。将金源文化的研究上升到省级层面,统筹各类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文化文物单位和学术团体等资源,推动金源文化主体研究机构建设,大力引进研发人才,组织实施一批有关金源文化的重点课题研究,尤其是要争取国家课题计划,进一步加大金源文化的开发研究及保护利用,积极引导国家文化扶持资金、社科基金等资金向金源文化研究领域倾斜,促进金源文化研究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加大金代遗址遗迹保护开发利用。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以历史自信提升文化自信,在活化利用上下功夫,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应充分认识金源文化的历史地位,对历史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要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做好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以考古发掘成果为支撑,分类推进金代遗迹和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加快形成金源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积极鼓励和支持反映金源文化的文艺作品创作。实施金源文化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充分挖掘金源文化的有益思想和艺术价值,创作一批反映金代历史和金源文化的优秀文艺作品,体现龙江特色、讲好龙江历史、传播龙江声音。开发具有金源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文化旅游纪念品、文博衍生品,创作拍摄反映金代历史的文艺作品创作,支持优秀的文艺作品及历史文物展演和宣传推广。组织编写金源文化历史读物和乡土教材,作为中小学的普及读物,推送金源文化深度报道,多角度、全方位传播金源文化,打造黑龙江“金”字招牌。
以金源文化为主推进各类资源的相互融合。应做好金源文化与相关资源的相互融合,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围绕“金源文化+”,以有形和无形的金源文化载体为依托,推动金源文化与旅游、科技、商业等产业融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借助中俄博览会、哈尔滨冰雪节、哈尔滨音乐节等活动,宣传推介金源文化,加快提升金源文化品牌形象及社会认知度。
谋划储备金源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应坚持文旅结合、旅以文兴、文以旅传的思路,加强文化旅游项目谋划策划,打造一批以金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介实施,不断发展壮大具有我省历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通过对金源文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强省建设,以期在金源文化研究中进一步凸显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助力金源文化考古研究的不断提升,推动地域经济融合发展。
来源:《哈尔滨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