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2021-01-28

  建言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其中,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科技和产业界竞相发展的焦点,在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

  现状分析

  我市先后吸引国内数十余家知名企业落户,建设云数据中心。如何利用大数据的特性,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以应用为导向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让大数据更多地服务于城市管理、产业建设和民生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需要。

  核心建议

  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建立我市大数据标准化体系,实现大数据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标准化工作需要从更高层提供,而不是行业机构。加强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依托全市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丰富面向公众的信用信息服务,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建立和引进大数据研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机构。组织实施大数据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项目,支持用于整合、处理、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关键技术产品产业化。围绕“中国制造 2025”理念,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研究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研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选择典型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开展工业企业大数据应用项目试点,积极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实现我市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

  加强人才培养和合作交流。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设大数据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培养新一代数据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推动省内外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为我市培养大数据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服务咨询等应用型人才。支持我市有条件的大数据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教育实践和培训基地。推动大数据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我市建立长效科技人才合作机制,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围绕大数据产业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延伸服务网络,为我市大数据项目融资提供支撑。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担保支持力度,在担保风险分担比例和担保费率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支持大数据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为大数据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机构给予补贴。以一个行政区域为试点,建设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大数据技术团队和可以复制推广的大数据产品。

  来源: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责编: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宣传处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