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社情民意】关于加强保护金源文化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12-11

  辉煌灿烂的金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将独具特色的金源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阿城区现有金源文物遗址282项,其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摩崖石刻等遗址为国家级文物遗址,还有20余处为省级遗址,多处遗址保存完好,有较大的历史研究价值。金源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已入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各项有关金源文化的展示和宣传活动,但金源文化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金源文化传承发展缺少顶层设计。文化价值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发掘,缺少从顶层设计研究规划金源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利用金源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一些传承与弘扬金源文化的活动被搁置。例如,金源文化节自2000年开始连续举办五届,得到包括台湾、福建、广州、北京、香港、东南亚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满族族胞的热烈响应,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形成了一定的经贸往来,阿城的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得到了台湾粘氏集团的大力支持。但自从文化宣传活动销声匿迹后,期间积累的名气人气也消失殆尽。

  2、缺少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国内对女真族建立大金国前后的文化研究远不及日本、韩国、俄罗斯。首都北京清朝档案馆有数以吨计的满文老档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翻译。我省我市也缺少金源文化研究发展方面的行政机构,新生代金源文化研究人员少,懂满语和满文的人才寥寥无几,这对金源文化的发展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极为不利。没有专业学者对金源文化的持续研究,导致金源文化发展的停滞不前。

  3、金源文化发展研究缺少支持经费。出版的研究作品多为个人行为,或企业家的联盟支持,个人研究和踏查的成果大部分因经费紧张等问题得不到出版传播,以草稿形式个人存储。

  为进一步加强金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阿城区政协、民盟哈市委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省市领导重视,认清金源文化历史地位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朝代,完颜阿骨打提出了“中外一统”思想,包含着不分夷夏、民族平等的先进理念。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应发挥其名人效应推动阿城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金源文化传承近千年,作为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曾经辉煌文明的历史代表,是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源,省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金源文化的重视和支持,认清其历史价值,还原应有的历史地位。

  2、恢复举办金源文化节,统筹周边旅游资源

  没有文化的旅游景点就没有灵魂,满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满族人的根在阿城,这里应成为满族人的寻根之地。应恢复在阿城举办金源文化节,扩大金源文化节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凝聚起女真后裔和满族同胞的民族精神。同时,统筹周边旅游资源,开辟宁安--依兰--阿城文化旅游专线,实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既传承弘扬文化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成立专门金源文化研究机构,予以资金支持

  应建立省市金史研究中心,聘请专家学者专门从事金源文化研究和发掘工作,也可在专业机构或大学里调选专业人员,充实到研究队伍从事专业研究。可设定相关研究课题,并予以相应经费保障支持。

  4、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推动金源文化知识进校园

  在全省满族中小学开设金源文化遗产本土课程,将金源文化及非遗项目列入本土教材传授。借助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优势,大力宣讲金史故事,弘扬金源文化。支持建立金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将950余年来珍贵的金代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历史成果和技艺展示世人,使金代文化在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本土群众心中扎根传承。

  来源:阿城区政协、民盟哈尔滨市委员会

  责编: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宣传处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