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今年,市政协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把“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列为专题常委会调研题目,经过近半年的深入调研,形成《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管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调研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及监管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完成哈尔滨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
哈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成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等7项工作。排污权交易国家级试点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交易417起,交易额1777万元。制定了《哈尔滨环境总体规划》,完成了哈尔滨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制定了《哈尔滨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等。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安全。生态、林业、水务、资源、农业等部门联合开展了“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工作,全面完成了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问题整改任务,逐步推进了省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管理。
法制建设及执法工作:在垃圾管控、污水处理等领域初步形成联合执法工作制度
哈市认真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重新修订了《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哈尔滨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进一步明确了36个部门的环保职责,落实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制。启动了《哈尔滨市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和《哈尔滨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工作。探索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形成了环境、城管、住建、公安等多部门在垃圾管控、污水处理、行刑连接等领域的联合执法工作制度。
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年度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国16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哈市印发了《哈尔滨市2018年“治霾卫蓝”工作实施方案》;超额完成计划的981台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完成机动车定期检验52万余台;提早研究谋划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提前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提早部署应急响应措施,有效遏制了重污染天气发生,在全国169个城市中年度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第一。水污染防治监管。哈市制定了《城区重点水系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哈尔滨市城区水系涉水点源分类整治方案》,谋划8类75个重点整治工程;对重点支流污染防治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组织召开全市河湖长工作会议、水质达标滞后工作推进会议;优化完善跨行政区间水质监测断面;完成了阿什河消除劣五类的任务。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哈市在省内率先编制实施了《哈尔滨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十二个产粮大县土壤环境保护方案》《哈尔滨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和《土壤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建立了哈市第一批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推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哈肇、哈同、哈牡、哈五、铁通、哈双等6条美丽乡村示范带为载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成效。实施了农业“三减”行动,积极推进农业“三减”行动。有效推动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建立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了《哈尔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从源头上遏制养殖废弃物污染的发生。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餐厨垃圾等污染监管。坚持“源头管控”,把住入口关。在大型热电联产项目、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医疗废物处置等固废大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加强规范化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险废物调查工作,组织制定了《哈尔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整治工作方案》,在城乡开展了医疗废物的安全收集、转运和处置工作。加强执法监管,制发了《哈尔滨市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和《哈尔滨市“十三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整治工作方案》,开展电镀企业生产情况及总量排查、涉镉重金属行业排查和涉重企业污染防控、一般工业固废污染排查、宠物医院规范化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
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2019年春播前秸秆还田238万吨
近年来,哈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制定了《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业三大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共产生秸秆1949万吨,其中秸秆综合利用1261万吨,占65%。今年春播前实施还田秸秆238万吨。
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专家技术评估位居东北地区第一
2013年,哈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面实施了松花江南北岸堤防汛抢险通道工程、道外区团结污水处理工程、松北水系建设、“三沟一河”综合治理、磨盘山水库水源保护等16项重点工程75项建设项目。2017年,哈市顺利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专家技术评估位居东北地区第一、全国45个试点城市前列。《调研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有发生,还存在着实施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有难度、生态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不够、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不科学、区域联合预防与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监管的科技支撑不到位、社会监督与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这既对哈市的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哈尔滨日报阴祖峰/文
责编:市政协研究室信息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