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背景
尚志市山特产品种类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特色产业突出,浆果和食用菌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有“中国红树莓之乡”和“中国黑木耳之乡”之称。目前尚志市已初步形成了“龙头+基地、出口+内销、品牌+生态”的产业发展格局。
现状分析
做精做深做强特色产业,尚志市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一是受农民组织化程度、专业技术力量、技术服务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制约,尚未实现标准化生产,质量管控有待加强。二是产销矛盾突出,过度依赖外销,浆果产业发展的不可确定性和受外部挤压风险越来越突出,价格起伏不定。三是精深加工不够。四是缺乏现代营销手段,“互联网+”发展进程慢,与较大电子商务平合还未达成深度合作,缺少开拓市场的带头人。
核心建议科技引领,提高标准。推进浆果种植和食用菌栽培的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安全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和单位产量。一是引进选育优良品种,选择当地技术水平高的基地和合作社进行试验、示范,为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奠定基础。二是推广应用机械,继续引进和推广浆果产业的覆土、撤土、开沟、采摘等,食用菌的装袋、打孔、采摘等在生产上的机械应用,提高生产效益。三是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扶持加工企业开发适合市场的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价值链。严格管控,提升质量。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质量安全为主线推进浆果全产业链发展,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产品加工、销售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提高加工产品质量水平。向“特”“精”侧重,向扩大绿色认证侧重,鼓励加工企业开展“三品”、企业质量管理(ISO)、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P)和欧盟等质量体系认证。培育龙头,延伸产业。按照“减少原字号、扩大精字号”的原则,扶持壮大现有加工企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倾斜,鼓励加快产品升级;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和有影响力的商贸企业,围绕即食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药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优化生产要素科学配置,统筹考虑产加销各环节,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带动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 挖掘优势,做强品牌。鼓励使用公共商标,完成从产品制造商向品牌运营商的转换。按品牌运营需要,统一制定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包装等标准,集中培育保护“尚志红树莓”“尚志黑木耳”等地域品牌,制定“尚志红树莓”、“尚志黑木耳”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企业和合作社使用这两个商标进行鼓励。 创新经营,扩大市场。线上线下全面打开市场,深入实施“互联网 +”行动,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交易,从而得到流通环节的全部增值收益。开拓国内外市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规划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方向和营销策略,加强与有实力经销商合作。
来源:《哈尔滨政协》作者:政协尚志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