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全面加以推进,香坊区已成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区。但是,对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还应从组织建设、数据开放、深化政务服务、制度创新、建设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升级。对此,市政协城建委提出如下建议:
1 以数据共享为核心,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数据共享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但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部门间缺少协同,数据共享公开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应统筹考虑、全面设计,深化城市大数据的集中、融合、开放和挖掘利用。一是强化组织体系,完善大数据管理局职能。建议在充分考虑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组织机构现状及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组织优化完善,强化大数据管理局职责,既着眼于数据的联通与融合,又从工作流程入手解决信息孤岛和形式联通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在发展方向、跨界协调、项目实施等多层级多方位的统筹协调和监管,促进自上而下、多部门联动。二是推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打破目前业务流程人为分割,多头指挥的现状,结合业务需求建立智能的城市业务协同平台,通过城市数据中心的建设,整合城市数据采集、管理、交换、共享服务的平台,实现多网融合、全程联动、资源共享,建设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的“大脑”,提升治理效率。
2 以数据开放为基础,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数据开放是数据发挥更大价值的必然之路,能有效提升智慧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应确立我市数据开放的基本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级评定,确定开放数据的类别、必要条件、开放程度、开放目标等,以保障数据运行的安全有效。建立专门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汇聚和发布政府数据,向公众提供数据查询、下载、应用接口服务等,不断拓展数据开放的范围和深度,有效支持各类社会主体依托开放平台进行开发利用。
3 以优化服务为目标,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进程
“全科政务”“我的哈尔滨”等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名片,我市应继续保持在全国领先优势,进一步在智慧政务领域深耕细作。一是加快智慧政务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推进行政权力事项的“减法”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加法”同步进行,实现全市跨区就近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学习深圳宝安区政务服务事项百分百网上申报、审批的经验,让政务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二是线上线下联通,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化运行和管理。将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我的哈尔滨”移动终端、实体大厅等服务渠道同源发布,实现一个办理平台,无差异、多元化服务渠道。
4 以参与模式创新为动力,构建多方共赢城市共同体
目前我市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国有企业参与为主的模式。作为一个开放式、社会化,需要长期性投入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可持续推进,建设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一方面,可在涉及民生应用的多个领域,开放企业参与渠道,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模式,借助市场化力量加速智慧城市多方面应用,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是新经济发展的过程,可借鉴杭州海康威视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共赢,使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不断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实现创新发展,助力本地企业成长。
5 以理念创新为引擎,引领智慧城市建设方向
应借鉴互联网思维,引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向。一是关注更广大的市民群体、企业群体,而不是将智慧城市建设重心仅仅放在政务建设领域,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更加突出智慧民生、智慧产业的发展和建设。二是建立用户体验至上的绩效评估体系。随着线上线下政务服务的联通,可在智慧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和企业服务完成后,由用户在线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政府部门工作进行实时评价。
来源:市政协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