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全民上冰雪 让哈尔滨成为令人向往的冰雪游乐园
发布日期:2018-12-06

  曾经,从哈尔滨走出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滑冰,但现在的孩子们却很少再具备这一特长了。哈尔滨的冰场少了,学校的冰上课少了,在冬天出来打雪仗、抽冰嘎、踢雪地足球的孩子们也少了。

  家长们怕孩子们受伤,学校怕承担责任,等等原因让哈尔滨的冰雪体育运动的优势不再了。应该响应习总书记“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鼓励全民上冰雪,形成让外地人羡慕的哈尔滨人独特的冬季活动方式,让哈尔滨成为令人向往的冰雪游乐园。为此建议:

  因势力导,建立“全民上冰雪”体育健身工程

  由于哈尔滨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在冰雪体育运动上的优势,让市民对冰雪运动有着无法割舍的情结。政府应因势力导,以“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为引领,建立“全民上冰雪”体育健身工程,打造哈尔滨“生态冰雪体育城市”品牌。首先,应搞好规划布局。依据哈尔滨的人口分布、学校分布以及冰雪资源分布,规划辟建冰场、滑雪场和冰雪游乐场。其次,建立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机制。全民上冰雪应确立牵头单位,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解决重大问题,避免出现遇到事情“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

  用好资源,加大冬季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供给

  建设冰壶训练基地,恢复学校冬季冰场,在有条件的社区、公园、度假村修建小型冰雪活动场所。可以利用“三沟一河”规划建设冰场和小型冰雪游乐场所,为市民、学生提供滑冰、滑雪、雪地足球、雪地摩托等活动场地,也为孩子们提供堆雪人、打雪仗、打冰嘎的游乐场地。

  夯实基础,让冰雪运动成为未来哈尔滨的城市符号

  一是设立“冰雪狂欢节”,让市民、学生和孩子们走出家门,融入到冰雪运动之中。

  二是鼓励建立并扶持群众性的各类冬季冰雪运动俱乐部等社团,吸引全国各地冰雪体育爱好者参加,鼓励我市曾经的冰雪体育运动员参与到其中。

  三是通过体育局、社团组织、学校、社区等举办各级各类的冰雪体育运动竞技或娱乐性比赛,如滑雪橇、冰上自行车、滑爬犁、雪地拔河、冰钓、雪地足球等,吸引市民、外地冰雪体育爱好者广泛参与。

  四是围绕我市“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教育局应把冰上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让从哈尔滨走出去的学生都能较为熟练地掌握 1—2 项冰雪运动技能。

  政策支持,为社会参与提供保障

  “全民上冰雪”工程应由政府主导,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尤其是社会资本的投入。一是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新项目,鼓励民营培训机构建设冰上、雪上运动场。同时通过政策扶持,保护原有中小微企业和经营机构。可以借鉴北京、上海等城市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加大对万达文化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伏尔加庄园等企业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

  保证安全,做好防护应急工作

  滑雪和滑冰等运动具有速度快、强度大、运动平面不稳定等特点,平衡掌握不好,有可能发生运动损伤,应做好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一是应尽可能地防范于未然,普及冰雪运动安全常识,准备好防护设备、设施,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以减少运动中受伤的风险。二是冰场、雪场、学校以及其它冰雪活动场地应配备急救人员及药品,运动者也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常识。三是做好应急预案,对于重伤者及时送医院救治。

  来源:《哈尔滨政协》  作者:市政协委员 赵明涛 李波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