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车辆的日益增多,一些城市的人行道俨然成了机动车的主干道或是公用停车场,不仅给行人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而且严重破坏了路面设施。总之,人行道被占道行驶或停车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
目前我市人行道上,有部分停车泊位是经政府部门审批而施划的,可以在线内停车,但除此之外的地方都是不允许的,但目前的现状很让人担忧。尤其一些单位、商家在人行道上圈占停车场,为了让自己单位车辆或者自家顾客的车辆有处可停,在单位或商铺门口圈地,私自设立收费停车场。道里区地段街101号透笼国际商厦就属于此类,将门前人行道等公共区域设成停车场,并有专人值班负责收费。市区还有的繁华街道两旁,几十家店铺各自圈地成停车场,有的用椅子占地方,有的用牌子隔离,写上店家收费停车场。
危害与矛盾:
1、路权被抢占。行人行走此段人行道时极为不方便,甚至有安全隐患,人行道遭遇鸠占鹊巢,商家太霸道,我们在人行道走路途经时也是提心吊胆。而且有时候被迫走上机动车道,非常危险。而且有些盲道被占用,让有视力障碍的人都无路可走。
2、地砖遭碾压,雨天踩地雷。圈占人行道私设停车场的第二种危害,便是车辆对人行道地砖的损坏。不仅影响行人正常通行,而且人行道地砖也惨遭车轮碾轧损坏严重。人行道上私设的停车场,地砖遭碾压破坏的比较严重,有的松动,有的裂开。
3、侵占公共资源引发车主们的不满。一些车主表示,商家门前都放上了禁止停车的标志牌或者本店专用,车主经常在一条路上转好几个圈,都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停车。人行道是公共资源,商家不让未到店内消费的车主停车,肯定不合适。
建议:
1、对不符合条件的人行道上的停车场,建议相关部门立即整改、取缔。首先应规范其停车行为,在人行道比较宽的地段可以设置停车位,但必须标示出停车位以规范停车;对于那些一旦标示出停车位就挤占盲道或者人行道的地段,不能再设置停车位。对于占用盲道和人行道供行人走路的地方不够3米的停车场地方必须取缔,以确保我市行人步行交通安全。
2、加大监督力度。要解决圈占问题、黑停车场收费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不能互相推诿,要举一反三,设立长效机制,不能是媒体曝光了才管。
3、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针对一些车主为了贪图便利或一己之便,随意乱停车或认为自己家门口、店门口就不是人行道、自己停车理所当然的习惯观念,要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现代交通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逐渐从无意识地在人行道上停放变成有意识地停放到允许的位置。还要呼吁广大车主文明停放。
4、加大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建停车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方便群众的原则。比如,政府可以采用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建设公共停车场;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立体车库;鼓励利用各类闲置土地资源建设公共停车场,实行有偿使用;鼓励单位的专用停车场在满足本单位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加大停车位的智能化建设,共享停车位,大家一搜索,就知道附近哪里有空车位,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