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市政协委员建议:哈尔滨应建立外侨博物馆
发布日期:2018-11-05

定格历史记忆 展示多元文化

市政协委员建议:哈尔滨应建立外侨博物馆

  自1901年中东铁路建成后,曾经有20余个国家几十万侨民来到哈尔滨,在这座国际化的“移民城市”里生活。外侨在哈尔滨的长期居住,给这里留下深刻的文化烙印。很多侨民对哈尔滨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影响着他们的后代对这座城市的认知。

  哈尔滨有着丰富的外侨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独一无二的俄侨文化。经过深入调研,市政协委员认为,作为曾接纳大量外国侨民的“外侨之城”,哈尔滨应利用现有展馆,充分整合资源,建立一座定格历史记忆、记录时代变迁、展示多元文化的外侨博物馆。“展馆的建立,将对推进我市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外侨博物馆搭 建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

  根据1998年出版的《哈尔滨人口变迁》记载:1912年之前,外侨人口一度占哈尔滨总人口的60%以上;1922年,外侨人口占哈尔滨总人口的52%。1913年初,中东铁路局对哈尔滨及其郊区进行的人口普查显示:哈尔滨有68549人,其中俄国人34313人、中国人23537人。数据显示,1931年以前,哈尔滨的外侨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始终在22%以上;1932年之后,外侨人数虽有波动,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多。

  “‘华洋杂处’是哈尔滨城市开埠、百年历史中独特的一段。”市政协常委、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郑亚楠说,“目前,已有许多研究俄侨、‘原居哈尔滨人’的专家、学者、城市历史爱好者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挖掘整理工作。作为‘当事人’,哈尔滨自然不能缺席,建立哈尔滨外侨博物馆尤为必要。”

  “目前,哈尔滨仍保存着大量外国侨民的遗迹和史料,”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政治处副主任冯建滨认为,我市应尽快建立一座外侨博物馆,集中展示旅哈外侨社会生活的演变历程及其对哈尔滨历史发展的独特作用,“通过外侨博物馆的建立,搭建一座对外开放的平台,织就一条文化交流的纽带,向世界传递一份深厚的情感。”

  “外侨博物馆”应展示历史脉络塑造城市精神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分布于市区的外国驻哈领事馆建筑不仅成为哈尔滨的文化符号,而且见证了哈尔滨曾经有过的国际地位和开放格局。哈尔滨现存17处外国驻哈领事馆旧址,其中12处被认定为哈尔滨不可移动文物。随着社会发展,这些外国驻哈领事馆的功能不断更迭,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内涵,是人们了解哈尔滨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有的城市规划展馆、方志馆、南岗区博物馆内虽设有关于哈尔滨外侨历史的展区,但比重过小且内容单薄,不足以承载那段特殊的历史记忆。”市政协建立外侨博物馆调研组认为,外侨博物馆与现有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纪念馆、哈尔滨国际友好城市展览馆(原丹麦驻哈领事馆)等相关博物馆,在展陈内容方面有相近之处,可进行资源整合,既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又能对现有展馆提档升级。

  调研组建议,我市可在现存的10余处外国驻哈领事馆建筑中,甄选其中几处进行修复利用,建立外侨博物馆,展陈相关内容,展示哈尔滨多元文化交流共处、休戚与共的历史脉络,塑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推动各国商旅与我市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融合外侨文化 打造国际文化特色旅游品牌

  “外侨博物馆内可按照国家设立展区,并以文献、图文、实物、多媒体展示以及城市间友好往来作为基本内容,传递历史记忆、传播文化内涵、传承中华美德、传送城市信息……”谈及外侨博物馆的建设及展陈,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黑龙江(马来西亚)商会会长屈汉明建议,应将外侨博物馆打造为联接历史记忆的平台,以讲述故事的方式,通过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藏品,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展示哈尔滨的中西文化、历史沿革和风土人情。“应对现存外国驻哈领事馆旧址进行系统梳理,为它们建立数字化档案。”市政协委员、市文学创作所副所长王若楠建议,应借助数字化手段对消失的老建筑进行复原,通过3D、AR、VR等装置,让游客在外侨博物馆内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说:“应充分开发外侨博物馆这一IP,追求特色化、避免同质化,力争实现文旅融合。”

  “应打造以黑土文化和外侨文化融合为标识的国际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馆长朴春姬建议,应将外国驻哈领事馆旧址作为外侨博物馆的外延,与展陈内容进行资源整合,规划开发外国驻哈领事馆保护建筑旅游线路和具有外侨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发挥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推动我市文旅、服务行业快速发展。

  稿源:哈尔滨日报  作者: 阴祖峰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