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是上联种植业、下联食品加工业的中轴产业,在我省实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中占有重要战略性地位,也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畜产品加工业是畜牧业发展牵动力的主要来源,市场是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动力。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取得较快发展,但由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不会卖”“卖不好”现象仍普遍存在,致使我市农畜产品销售不畅,加工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种养业增收难。随着我国东南部地区以及一二线大型城市对东北高品质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以深哈合作为契机,以深圳为桥头堡,打通一、二线城市销售通道,从而实现用市场助推我市畜产品加工业深度发展已势在必行。

对此,市政协农经委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以下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引领畜产品加工业持续纵深发展
因地制宜推进区域特色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规模大、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鼓励支持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初级畜产品向功能性产品、即食品、休闲食品、熟食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方向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婴幼儿配方粉、巴氏奶、功能性乳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肉制品由一般屠宰分割肉向部位分割肉、肉灌制品、深加工产品方向转变,逐步提高禽蛋产品深加工比重。
积极推动毛、皮、骨、血、脏等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提升畜牧业附加值。
2、以政策为牵动,助推企业完成市场布局
目前,我市畜产品经营企业在开拓深圳市场中,基本是单打独斗,加上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影响了企业完成市场布局进程。建议以政策为牵动,为我市企业尽快完成深圳等南方市场布局助力。政府先导,建立深哈对口合作机制,促进深哈在畜产品资源、产业等方面快速对接,为本埠优质企业进入深圳市场开辟快速通道。充分利用媒体和展会平台,提升我市优质畜产品品牌知名度。
抓紧筹建永不落幕的哈尔滨优质畜产品展会等展销中心,集合本埠优质企业、优质产业集中推介、展示,抱团闯市场。适当设置哈埠企业进入深圳市场门槛,加强质量监管。对产值较大、贡献较大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助。重点支持在深圳建立贸易办事处、销售实体店、餐饮品鉴店且投资额度较大的本埠销售企业,补贴额度应不低于500万元。
3、以企业为主体,加快建立现代营销模式
为尽快打开深圳市场,建议采取政府适当补助和企业自主投资相结合、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公司管理与业务洽谈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加快建立现代营销模式。
委托网上销售企业对重点地产品牌进行市场分析定位、产品选品优化、网站框架设计,指导产品研发设计,开展一系列品牌推广。
引导企业加快由传统模式向多层次的销售模式转型,实现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相融合,即线下开设快餐品鉴店与门市店批发零售相辅相成的直营体验店,推行可视化消费、定制式销售。
线上充分利用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B2C平台和O2O商业模式等,共同搭建“产地直供、政府推荐、企业‘假一赔十’”的“互联网+畜产品”营销平台。
引导企业注重品牌运营,以品牌抢市场、创优势、促发展,从而使哈市优质畜产品在深圳站住脚、扎下根。
来源:市政协农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