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关于加强哈尔滨市老城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8-08-24

  目前,哈尔滨老城区建筑年限多在20—30年,甚至更久。这些老式楼体建筑中,有部分营业场所和住宅小区楼道及周边环境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一是公共消防设施缺乏、损坏现象较普遍

  现有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旧小区楼体建筑由于缺少专门机构管理,原已设置的室内消火栓普遍存在管网无水、无水枪水带等现象,消防设施破旧、损坏严重,不能正常使用。许多楼道内消防安全设施落后、不完善,消防箱内空无一物或堆积杂物,已变成摆设。

  二、消防通道被垃圾杂物占据,堵塞不通

  老旧小区人口密集,楼梯间公共面积较小,加之物业管理工作不完善,导致楼道被堆积杂物,消防通道不畅。部分老城区营业场所公共消防通道被占用,这些场所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火灾险情,狭小的公共逃生通道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三、占用消防车道停车现象严重

  大部分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未配建停车场,私家车占用消防车通道停放,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车难以通过,火灾无法第一时间得到控制。

  对此,市农工党提出,应逐步加大对老城区消防设施的改造力度,加强管理,预防为主,有效解决我市老城区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提升老城区抗御火灾能力,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一、 完善老城区公共消防安全设施建设

  推进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逐步完善消防器材设施配置。按国家相关安全规范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卷盘、火灾自动灭火和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现阶段按国家标准配置确有困难的,可采用安装简易喷淋、独立式烟感报警等技防改造手段,同时增补消防水源。开辟防火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 执法部门联合整治消防车道占道行为

  对于公共巷道内发生的车辆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行为,由交警部门牵头,城管、消防、社区等部门根据管辖权限定期进行联合整治,拆除违法违章建筑,保障消防车道畅通。并结合全市支路微循环优化工作,开展对社区多条支路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对老旧居民区在满足规划、环保、消防安全等前提下,充分挖掘地上及地下空间潜力,合理规划停车位,采取新增机械立体式、复式停车设施等措施,以缓解停车难。

  三、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完善日常工作机制

  规范营业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商贸集中区域应划分商贸、仓储、物流区域,进行分类管理。生产、储存、经营集中区域的建筑,其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距离等指标应满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及地方相关治理要求。对非营业期间无人员停留和用电需求的场所应实施限时断电。完善日常消防管理机制,老城区街道、社区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组织,配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广居民楼院“楼长制”,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完善重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开展老城区建筑物消防安全大普查。

  四、 加强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设立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站等固定消防宣传阵地,试点推广设立体验式综合消防教育培训基地。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独居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建志愿者消防队伍,加强志愿消防队伍的训练演练,提升群众自防自救能力和水平。

  来源:市政协研究室、市农工党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