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责任传递医者之爱
—记市政协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院长丁凤姝

智慧·创新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是黑龙江省第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丁凤姝一直深思谋虑:如何将医院科研工作做大做强,形成医教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是她苦苦思索的问题。一方面,她不遗余力地与多方沟通,历时一年多,终于成功申请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童临床教学基地。另一方面,加大医院内部的科研投入,加强学术交流,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香港玛丽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国内外先进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协作交流平台,不断将医院从规模发展型向科技研究型转变。
2013 年 7 月美国儿科学会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教育基地成立,同年医院申报成为哈尔滨市卫生系统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2015 年获批黑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黑龙江省基层儿科医师带教培训工作。
多年来,丁凤姝注重医院精尖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从 2002 年起,她支持心外科开展低年龄、小体重、复杂型先心病的救治。目前,心外科实施非体外循环先心病手术患儿最小年龄为出生后两天,最小体重仅为 1090 克,创下黑龙江省心脏手术最低体重新纪录。 2016 年 1 月 6 日,李怀宁副院长带领儿童医院心外团队与哈医大二院心外科蒋树林教授团队、哈医大四院胸外科崔健教授团队合作,成功救治世界罕见 Cantrell 五联症患儿。利用患儿自身腹直肌作为重建材料一次性修补“天使之心”,修复如此复杂的先天畸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报道。
2013 年新建内科病房楼落成,为血液内科在五楼装备了干细胞移植舱,并与韩国延世大学医院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对接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2015 年 11 月,血液内科首例、东北三省最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3 岁半患儿刘浩然顺利出舱,圆了几代“儿医人”的梦想。2016 年 4 月,第二例即异基因骨髓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移植患儿救治成功,也成为黑龙江省慈善总会“慈幼”爱心基金救助的首名患儿。
2015 年 12 月,黑龙江省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转运分站落户儿童医院。车内配备新生儿专用的转运呼吸机、转运暖箱、电子病程记录系统、车辆各舱间语音对讲系统等先进设备,这一切相当于把“流动的 ICU”送到了危重新生儿身边,填补了省内新生儿急救转运的空白。2016 年 1 月至 4 月转运危重新生儿 80 余名,遍及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鸡西、伊春等外市县,为我省危重患儿的救治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管理·卓识
丁凤姝理念超前、目光高远。2010 年,为加强医院管理,她在全市率先推行门禁管理,而在当时的北方,“门禁管理”的理念尚未被广泛接受。在很多医院还在研究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时,丁凤姝已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引入传统的诊疗服务中,因此成为哈尔滨市直卫生系统首家实现医疗信息系统全覆盖的单位,并获得国家级卫生信息学会首届“卫生信息化推进优秀奖”。当南方医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已经如火如荼时,丁凤姝意识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型人才和技术能力,这无疑是医院发展的最佳选择。在通过多方调研和学习,不断地测算和调整后出台了一套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倾斜临床、优劳多得”为核心理念,符合儿童医院实际情况的绩效考核机制。如今,儿童医院实施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 +”医疗,实现了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共享、网上预约挂号、开展协同医疗、远程会诊、 “自助医院”项目上线,简化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医。
慈心·惠
民医学是有温度的,医院的责任不仅仅是治病救人,它更是一个爱的载体。丁凤姝安慰鹤岗市 5 个月患有重度腭裂伴有轻度贫血患儿妈妈: 放心吧,回去调养孩子,等身体情况好转,儿童医院免费进行腭裂修复手术;白血病骨髓移植患儿小健雨消化道症状重,在他眼里蛋糕就是最美味的食品,丁凤姝跑了很远的路为孩子买来了蛋糕;“天使之心”患儿霍雪术后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她下了班到病房看望孩子,带给她欢笑和鼓励。
丁凤姝总是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那些贫困患儿走出病魔阴霾。她的这种母爱般的真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2012 年 6 月,儿童医院“大手拉小手”护童助医爱心行动暨“龙广 110 儿童医院急救绿色通道”正式开通,协同新闻媒体与哈尔滨市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哈尔滨公安交通管理局及交通民警形成联动机制,开辟急诊绿色生命通道。2014 年 3 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组织志愿服务车与医院签订协议,开辟绿色生命通道”这一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经验进行了采访报道。 2016 年 2 月 2 日,儿童医院荣获“与爱同行”黑龙江交通广播 2015 年度“十佳”爱心单位。丁凤姝表示,今后儿童医院将在公益慈善和爱心救助方面,打造更多的“儿童健康民生”工程,让爱温暖病痛中的孩子。
多年来,儿童医院与“微笑列车”基金会、美国微笑联盟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及省市红十字会、省市慈善总会、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慈善救助机构,先后开展了唇腭裂慈善救助项目、“增爱护苗”行动、“护童基金”先心病手术慈善救助项目和“脑瘫康复手术慈善救助项目”、抢救性脑瘫康复训练、 “启声儿童听力筛查公益慈善项目”、 “以爱育爱金童计划”、“心希望——黑龙江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慈善救助”、 “韩世灏博士儿童先心病基金”等十几个慈善公益项目,救助贫困患儿近万名。
2016 年,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与哈尔滨市残联合作,贫困脑瘫儿童康复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训练定点机构以及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将落户儿童医院,为更多的儿童和家庭送去心灵的慰藉。
责任·天职
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党代表,哈尔滨市政协常委和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兼职副主任,丁凤姝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她举全院之力承担 “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以及甲型流感、重症麻疹、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派遣儿童医院医疗队代表黑龙江赴安徽阜阳和山东聊城开展手足口病救治;派出优秀“援疆医生” 赴阿勒泰地区对口支援。
她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实施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办理医保,住院就启用的政策;调研将脑瘫康复训练项目纳入儿童医保报销范围;今年又多方呼吁“解决儿科医生荒”,为龙江儿童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不遗余力。
面对未来,丁凤姝说:“具有怎样的战略思维,决定着我们能走多远、登多高、抵达何处。我们要在发展上投入更多思考和努力,要居安思危而不是得过且过、故步自封。”这表明了一种态度,更是儿童医院夯实基础、稳步迈进的信念和决心。 (作者:魏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