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

刘凤玲:关于合理规范停车场“圈地收费”等现象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6-01-18

  关于合理规范停车场“圈地收费”等现象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哈尔滨阳光运脉影视传媒发展公司董事长刘凤玲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也在不断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停车问题愈发严重。

  一、我市城区停车问题的现状

  一是停车位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二是停车收费混乱;三是停车场被挪作他用;四是停车设施落后;五是停车者素质低下等。

  二、停车难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迟滞,停车资源不足。一是城市老城区开发利用过度,对停车场(库)与总体的规划不相匹配;二是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各种车辆占用道路乱停乱放;三是大型建筑物、宾馆、饭店配建停车位不足,造成车辆占道停车。此外一些小区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将停车场作为对外停放收费,将停车责任推向公共场地和行车道路,致使群众停车困难,同时,也给交警管理增加难度。

  (二)管理职能部门混乱,法律法规不健全。一是存在多头共管的情形,在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上缺乏一致性;二是对于城市停车的管理应当借助于科学的法律法规,但目前在涉及公共停车的问题上我市现有的法律规范体系仍然不健全。

  (三)人为因素。一是由于部分驾驶员交通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的交通法律法规的培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成效不够明显;二是大部分公众从方便自我的角度参与交通,图省事、怕跑路,习惯于乱停乱放;三是沿街商家对路面临时停车泊位的作用理解不够,将许多路面临时停车泊位当作自己的私家停车位使用,长期占用临时停车位。

  三、改善和实现市区“停车有序”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规划具有前瞻性,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政府部门应充分尊重规划,科学挖掘道路潜力,从实际出发探索“停车难”的平衡机制,用互惠互利这一经济杠杆,提高停车场所(位)的周转率。

  (二)建立健全停车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停车位审批管理制度;二是完善停车政策法规;三是健全停车管理机制;四是健全停车管理制度。

  (三)利用互联网+交通,改善管理手段。停车管理规范化、智能化,作为一项衡量现代城市管理水平的标准,既有利于提升城市现代化形象,也有利于提升停车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推动城市动静态交通发展的目的。一是逐步推行停车智能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停车诱导系统的作用,确保路边的可变信息板可以实时提供停车信息,让驾驶员快速找到停车位;二是整顿和培训停车管理队伍。把他们的身份信息录入在大数据里,通过科技手段对民众开放,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或者是微信平台,进行可查询服务,这样就杜绝了圈地收费的现象;三是为每一个停车位设置二维码,通过扫码便可获得停车信息,如是否收费、收费标准、管理员信息等,这样也可避免“圈地收费”现象。

  (四)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机动车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主要参与者,机动车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交通管理工作质量。提高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的根本。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