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
哈尔滨是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突出表现在: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农业技术设施装备条件逐步改善,但“毛细血管”不发达、“最后一公里”不到位、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规模经营仍占大多数,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我市是种养业生产大市,但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仍然是软肋,应对这些农业发展的现实挑战,必须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新常态下应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现代农业首先是质量安全的农业。要让消费者不仅吃饱吃好,还吃得安全放心,市农业部门要有这个担当,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体系。有关部门要坚持做到“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不断强化监管。
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治本之道,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农业部门要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着力打造一大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知名品牌。
2、新常态下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代农业应该是高效农业,应从分发挥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市农委与东北农大、省市农科院尽快组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和经营方式创新产业化研究院,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在技术路径上,推广高产、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推进耕地的质量建设,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技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
3、新常态下应更加注重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我国农业已经处于全面开放的国际大环境、大市场中。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也要有世界眼光,在全球化背景下谋划农业发展战略,市农业部门应抓紧制定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加大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的农业合作,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农业“走出去”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