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记交通规划专家罗辑
 

  ——潘洁近年来,哈尔滨城市变大了,大马路多了,卡脖路少了,高架桥多了,交通顺畅了……你可以驾车行驶在通畅的快速干道上,你可以在环境优雅的中央大街悠然漫步,充分领略这城市带给你的方便和舒适。这宽敞通达的道桥和精品步行街,无不浸透着众多规划设计者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市政协委员、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罗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维系城市亲情回报哺育之恩罗辑今年43岁,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在父辈十几个兄弟姐妹眼中,罗辑是个勤奋好学、尊老爱幼的乖男孩,大家都喜欢他。小学的寒暑假走亲戚是他的一大乐事,穿兆麟街、过铁路线、走霁虹桥,他的足迹遍布市区的大街小巷。道里中央大街建筑的雍容华贵,道外热闹繁华的市井街区,南岗宽广通畅的道路……家乡的建筑、家乡的路桥在他眼中是那么美好。所以1982年考大学时,他选择了道路桥梁专业。1986年罗辑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业对口,该院又是全国第一批甲级规划院,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罗辑深知,城市规划“意在笔先”,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学校学习的一点基础理论和简单的绘图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设计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思维能力,只有通过艰苦努力,才能象院里老前辈那样运用掌握的理论手段进行科学的论证表达,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规划设计师。在这个熟悉的城市,带着报效家乡和对事业的追求,一头钻进了他所热爱的领域,这一干就是20年。哈尔滨城市规划特色过去在全国是比较有名气的,规划界聚集了李光耀等一些国内资深望重的规划大师,哈尔滨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如防洪纪念塔、工人文化宫等都出自于这些大师之手。文革结束城市恢复规划工作,尤其是在198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哈尔滨市总体规划后,哈尔滨的城市建设进入大规模的发展阶段。但当时,院里没有专门的人做系统的交通规划工作,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以借鉴,交通规划滞后。罗辑是学道桥专业的,这项紧迫性很强的工作自然地落在他这样一个新人的肩上。白天他广泛收集国内外交通方面的信息,深入研究哈尔滨市交通的症结所在;晚饭后就骑着自行车走街穿巷,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日后搞规划设计积累大量的素材。描绘交通蓝图彰显畅通和谐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罗辑逐渐萌生了一个理念:要让哈尔滨人象发达国家的人一样,优雅地享受生活。也许是家乡的建筑风貌、人文环境赋予了他太多的灵感,也许是规划院给予他更大的发展空间。1992年的全国城市交通规划青年科技人员学术交流会议上,他发表了题为《大城市商业中心区步行街区交通规划探讨》的论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在大城市商业中心区建设步行街的构想。罗辑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为例,对周边街道交通分流、开辟单行道及中央大街辅街开辟停车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大胆提出建设全封闭式的步行街。论文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可和好评。1996年,市政府决定对中央大街进行综合改造,罗辑提出“建立完全步行街”的方案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疑虑和担心。有人认为,中央大街地处道里商业区中心,区域路网本来就是南北道路少,且车流量大。中央大街机动车高峰小时交通流量近900辆,封闭后会造成周边路网交通混乱,影响市民出行,甚至导致商业衰败。但时任市长的汪光焘同志对此很关注,亲自到现场察看,并邀请中国规划院的专家参与论证,结论是可行的。经过建设者的双手,中央大街成为全国第一条全封闭式步行街,是哈尔滨人引以为荣的旅游靓点。中央大街也由此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步行街交通规划》获得1998年建设部优秀规划二等奖。哈尔滨市过去没有对交通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小字辈的罗辑凭着一股创劲儿和对事业的追求,勇敢地担起了这副重担。几年来,罗辑主持参参与完成的大中小型规划设计项目200余项,其中大部分规划蓝图变成了现实。1991年他主持编制的《哈尔滨市道路网规划》,确定了“两轴、四环、十射”的基本路网格局,为哈尔滨市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起到了先导作用。他又先后规划设计了南直立交桥、安发桥、红博地道桥、道外十四道街跨线桥、尚志大街至海城高架桥、二环快速干道系统、机场高速公路等一大批省市重点工程,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因铁道河流割剧引发交通拥堵的问题,使我市的路桥建设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目前,罗辑正在编制哈尔滨火车站北站广场规划及南站广场的三期工程规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哈尔滨火车站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罗辑说自己是幸运的,在他创业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更符合他这个业余体育爱好者的个性。随着科技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罗辑把眼光盯在了应用国外先进的技术上,他深入研究我市交通系统的运转规律,通过引进加拿大交通规划软件,在学习借鉴和对我市进行大量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交通规划模型,模拟各类机动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状况,建立了哈尔滨市交通规划车辆模型,为各类道路交通规划及轨道交通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定量分析依据,填补了我省交通规划的一项空白,经国内权威人士评审鉴定,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此项成果荣获2003年度黑龙江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罗辑主持编制的《哈尔滨市近期规划》及《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分获建设部2004年度城市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省城市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罗辑也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在200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一个设计师最大的心愿莫过于自己的设计被采纳,罗辑做到了,29岁就获了大奖。但在成绩面前,他总说这是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规划局、规划院的领导和老前辈为他创造了发展空间,激发了他的创新精神,同时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街还是这条街,路还是那些路,但经过罗辑的精心描绘,路变通畅了,街变美了,城市变得更具活力了。积极参政议政主动献计出力罗辑是城市规划院第三任政协委员,又是民主党派成员,作为规划院副院长、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他的工作和社会活动都很多,但他却很少因为忙而放弃参加政协活动的机会。在市政协罗辑相继担任了城乡建设资源环境委员副主任、提案委员会委员等职,除了参加这些部门的调研视察活动外,还积极撰写文章和提案。他多次在市政协全会、协商会上发言。他的关于《加快我市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关于落实公交优先的建议》、《加快我市市政公用事业一卡通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落实,哈尔滨市公共交通规划也在报批当中。罗辑也由此荣获2005年度优秀政协委员的奖励。罗辑说,我当政协委员,看重的不是它的名份和政治待遇,而是一份政治责任。作为规划师,他不仅牵挂道桥的通畅,也把履行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作为生命的一部分。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