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臣2001年,刚过而立年的李培忠,肩负着党组织和村民的重托,走上了玉田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三个村合并的玉田村,人心涣散,村民情绪不稳,还背负着800多万元的债务。5年来,他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和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使一个负债村变成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人均收入5100元的全区首富村。李培忠本人也连续3年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区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标兵。艰苦奋斗传统不能丢李培忠上任后第一刀砍向财务管理混乱、村干部公款吃喝。他在全区第一个撤消了村干部小食堂,规定村干部外出一律不准打车、不准下饭店、不准超标准报销差旅费。从那时起,不管哪个部门、哪级领导来村检查工作,赶上饭时都分流到村干部家里,不是清水煮面条就是米饭土豆酱,从不破例。李培忠也从自身做起,去区里、街道开会都不报销差旅费。有人说他太“抠”了。李培忠说:“过日子要从一分钱、一粒米算起,到啥时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也不能丢啊!”他先后建立了财务管理、机动地发包、客人接待、干部外出、村上用工等十几项制度。多年的陈欠款影响了村经济的发展,李培忠就带领6名党员走村屯、入农户,磨破了嘴、跑断了腿。一个多月就收回欠款6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做活土地大文章李培忠经常对村领导们说“带领村民致富是党员的责任。”如何发挥本地优势,引导农民致富,是他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思考的大问题。李培忠针对玉田村人多地少的实际,把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作为主攻方向——种植蔬菜、苗木花卉。经过几年的苦干,村里蔬菜种植面逐年增长,东小宛家屯已成为蔬菜专业屯,产品销往哈市、大庆等地。全村年收入达十几万元,5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接着,李培忠又创办了村企业——千叶园林绿化公司,生产苗木花卉。为解决村民种植苗木花卉过程中的难题,他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网页,把各种苗木花卉等有关信息在网上发布。玉田村近万亩的土地苗木花卉就占了6300亩,产品畅销本市和北京、辽宁、吉林、大庆等地,年销售额达600万元以上,形成了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农民也会闯市场李培忠常说:带领农民致富,就要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的本领。他利用玉田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条件,在朱家公路两侧路边建起了木材交易市场。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上跑利民开发区管理会、呼兰区委、区政府,下征求群众的意见,反复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协调征地5000平方米。集体资金不足时,他就动员村民严立纯入股投资40万元。木材大市场建起来了,40个推位全部租赁出去,年木材集散量4万多立方米,产权收回后,村里每年可增加30万元的收入,进入大市场经营的农民每年可收入6万多元。市场为全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80多人在大市场从事劳务和运输,每人每天收入50元左右,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140多万元。李培忠带领支部一班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2004年经各方努力,复合拉筋带厂、宏伟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在玉田村安家落户,安置剩余劳动力200多人。利民开发区的发展,给玉田村带来了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机遇。李培忠又看到了商机,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经营环境为目标,在房地产开发上迈出了新步伐。经过多方协调,征求村民意见,拟在哈黑、哈罗公路交汇处,开发建设占地面积9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548平方米集住宅、商贸、轻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花园小区。现在一期工程竣工,建筑面积43274平方米,可容纳450户村民。入住花园小区的村民全部享受了成本价。综合市场面积3900平方米,270个摊位,全部一次性向村民销售,产权归村民所有。今年8月小区全部竣工后,可创收2100万元,村里将拿出1000万元作为村民优惠购房补贴。如今,玉田村的村民们富裕了。做为百官之末,村民之首的村官李培忠,正以对百姓矢志不移的责任感,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精神,在玉田村这块热土上,谱写着动人的旋律,诠释着人民公仆的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