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常委、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议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议题开展专题政治协商,其目的就是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从发展战略角度来谋划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会上,世昌同志代表市政府通报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情况;11位委员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进行了大会发言和书面交流;与会常委围绕进一步搞好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还协商讨论了《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刚才,世昌同志又作了表态性讲话,充分肯定了本次常委会的议题,对委员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总的说,这次会议开得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一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民主和谐,共商大计的会议。下面,我就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问题,讲两个方面意见。一、充分认识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战略意义 我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一是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矛盾突出,城市和农村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呈继续拉大的趋势;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三是农村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分割、部门分割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现代化大市场、大农业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发展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市场一体化。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市农村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及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的现状与现代化大农业、国际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加之我市还没有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很难与国际标准接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市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形成竞争力的障碍。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些矛盾,提高我市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化经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家庭式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规模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有利于使用推广新型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科学技术,为集约化经营奠定基础,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去年我市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国家的“一免两补”政策,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抵冲了国家的政策优惠。现在看,农产品特别是初级产品卖难,销售手段落后,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过窄等制约农民收入增长因素还很突出,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有利于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新格局,可以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工业化、城市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不仅是资本积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而且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过程,也是加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从哈尔滨的实际情况看,虽然我市是一个特大城市,但城市化的水平并不高,特别是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中还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只有坚持城乡统筹考虑,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分割的行政壁垒,才能促进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才能形成以工补农,城市支援农村的良好局面。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家庭承包经营是目前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经营方式,而这一生产经营方式是与现行的土地制度紧密相连的。虽然这一基本生产经营方式与土地制度具有长期稳定性,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但是现代化大生产毕竟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及发展方向。实践证明,家庭承包经营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唯一出路就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开辟了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整体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推进了新阶段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必然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飞跃,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坚持的原则及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调查看,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由探索起步、开创局面进入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是: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哈尔滨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政策导向,以强化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使农业产业化战略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注重协调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农民与市民的关系,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统筹城乡发展。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从哈尔滨的市情出发,从区情、县情出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服务作用,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产业的发展。三是坚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市场导向、示范带动和政策引导,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积极稳妥地探索土地流转,既要切实促进经济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坚持互惠互利,完善利益机制的原则。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龙头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保护资源与开发利用并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既要坚持上述五个原则,还应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达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中央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哈尔滨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全市GDP已经实现1680.5亿元,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比全国人均GDP高65%,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现实条件。一是应牢固树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化经营,依据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按照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力度,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二是应注重统筹规划。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加紧制定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明确农业产业化的布局,形成区域经济优势。应打破以小的行政区域选择“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传统思路,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全局,集中规划适合整个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建立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化向集群化和基地化发展。三是应发挥集群经济效应。结合推进哈尔滨经济圈建设,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快集群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卫星城镇建设,形成经济互动,结构互补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四是应构建“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同时,还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五是应培养引进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本着“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思路,按照“以大型龙头企业为主,以中小型龙头企业为辅,多元启动,群体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相对雄厚、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实现区域突破,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同时,运用工业化的管理手段经营农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等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确定法人主体地位,推行企业化经营,逐渐向实体化过渡,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实体化的市场主体,提高产业化的经营水平。总之,通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