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话

杨亚光副主席在省政协“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05-06-21
  省委、省政府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战略构想,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发展一体化潮流,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地区竞争局面的战略选择。这对于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区域乃至全省的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就哈尔滨而言,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对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优化产业布局,搞好产业升级,迎接产业转移,提高哈尔滨市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省政协召开“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座谈会,组织民主党派、各地政协组织及政协常委为工业走廊建设建言献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下面,立足哈尔滨的实际,对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认清区位优势,明确发展定位,构筑哈尔滨在哈大齐工业走廊中的龙头地位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发展优势。哈尔滨、齐齐哈尔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重点布局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大庆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开采和加工工业基地。由哈大齐构成的经济带是我省人口、产业、科技最为密集的大城市带,不仅集中了全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和精华,构成了一条规模实力雄厚、优势特色显著的经济带;而且从发展前景看,哈大齐工业走廊和辽中南城市群,最有可能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两个“航母”。 哈尔滨市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和贯穿东北三省的“哈长沈大装备制造产业带”的交汇点,振兴工业的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区位及载体条件优越,具备调整改造为新型工业基地的现实可能和巨大潜力:一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哈尔滨是东北北部规模最大、综合功能最强的中心城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市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3。在全省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中,具有制造业中心、工业技术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要地位。二是雄厚的产业基础。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具备电站成套设备、飞机、燃汽轮机、汽车等高技术、高加工度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适应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增长机制和优势发展格局。三是较强的科技实力。大学和科研院所众多,智力资源丰富,综合科技实力在全国城市中列第6位;拥有一批国家工程中心、技术中心,辟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机制较为完备。四是完善的城市载体功能。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金融、流通、交通、信息、科技、教育、社会服务等产业高度集聚,功能较为发达,可以满足现代工业对资金、物流、信息、科技、人力资源、智力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多方面需求,具备支撑现代大工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成长的良好载体条件。五是优越的区位条件。位于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T”型轴的连接枢纽点上,可以凭借“沈长哈”和“哈大齐”两大重化工业带,确立以高加工度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是全省 “南联北开”,全国对俄经济技术合作、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具备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的有利条件。六是巨大的研发潜力。工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技术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大,引进消化先进制造技术和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的能力强,具备实施大开放、吸引大资本、开展大合作、建设大项目、培育大集团、发展大产业、开发大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主要依托沿线城市的辐射和扩张的动力。哈尔滨市在哈大齐经济带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更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从经济区域中心城市支撑作用,还是从行政区划中的地位看,哈尔滨都应责无旁贷地响应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因此,要从区域经济发展和都市经济圈发展战略需要出发,立足哈尔滨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的优势,把“工业走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带,使之与已经形成规模的经济区域、经济板块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支撑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新格局。尤其要借助“工业走廊”的崛起,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参与国际产业布局与分工,抢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制高点,努力把我市打造成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辐射高地;打造成各种生产要素顺畅聚集与流动的核心枢纽;打造成公共管理服务功能完善、总部经济特点突出的服务中心。从而显著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在合力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整合资源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工业走廊”,必须通过市场主导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才能促成哈大齐走廊形成互补互惠的产业经济带。只有根据沿线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性产业政策,才能把土地资源转化成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的实力,才能使工业走廊真正产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进而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过程中,哈尔滨市应立足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哈尔滨市的优势,合理进行功能定位,科学安排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要素集聚功能和现代服务功能。(一)坚持区域经济产业导向,实行优势特色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优势产业为龙头产业的发展格局,避免产业同构,真正形成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因此,要抓住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契机,适应国际产业调整、转移、衔接的需求,充分发挥我省装备制造工业、重化工业、医药工业、汽车航空工业的优势,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搞好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增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形成一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格局。要坚持错位发展,梯次推进,延长产业链,扶大扶强的原则,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产业趋同的弊端。从哈尔滨的实际出发,要把工业走廊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合理调整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开发江北、平房、群力、太平空港四大新型工业区及研发服务区,重点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电工业、现代医药工业、环保产业、信息产业、绿色食品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并且走园区经济发展道路,合理划定功能区,追求集群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区域性强势产业群,加大对周边产业辐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要加强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建设,强化产业转移的能力,按照产业关联、相对集中的原则,推进工业集中区专业化定向发展,逐步建成各具特色、配置适应重点行业集群发展需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新型工业集中区。(二)坚持培育一体化市场,促进要素整合,充分发挥城市经济带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工业走廊的形成,是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因此,要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有效管理体制,以市场化为核心来推动“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形成。要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观念,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分割,特别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划地为牢的习惯,加强区域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一是要加强哈尔滨现代市场中心的建设。加速哈尔滨市场体系的结构调整和功能升级,加大哈尔滨立足东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带动周边,面向世界的中国东北亚地区市场中心的建设,使哈尔滨市场中心真正成为我省面向国际市场的龙头和支点,成为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桥头堡和基地。二是要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扩大产权交易功能,加快产权的商品化和交易的市场化进程,以整合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以资本营运和大范围资产重组为基本手段,实施“大集团”战略,打破地区封锁,发展大集团,壮大城市经济圈龙头企业。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金融资本市场。依托哈尔滨作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全方位推进哈尔滨金融投资中心建设。大力培育金融、证券、保险市场,融合现有的担保公司,组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担保公司,完善担保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积极参与和推动东北发展银行的创立工作;吸引更多的内资商业银行在哈尔滨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与国际金融界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引进外资银行,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四是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充分利用哈尔滨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研究和开发网络,协同攻关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提高成果转化率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让。五是进一步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要逐步实现各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开放,减少地方保护色彩,逐步形成区域统一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总之,培育一体化市场是建设工业走廊的必要条件,应尽快建立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行规则,消除各种阻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非市场干预,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为经济的合理运行奠定基础。(三)坚持优化环境和服务,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服务功能。以创建良好的软硬环境建设为基础,依托于哈尔滨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结合行政职能转变,合理地设计功能区,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会展经济、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构造公共管理和总部经济中心、物流中心,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争取申办国内国际大型会议、活动,以及承办省内各种行政管理会务。应抓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建设“工业走廊”的契机,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充分谋划和预留出“总部经济”基地用地,吸引国际国内和区域内的企业总部入驻。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向现代物流转变,促进现代物流向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民间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组建跨城市的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为城市圈内产业规划、要素流动提供指导和服务。三、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确保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有效推进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战略,是关系到我省能否抓住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您是本站第 次来访者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