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市政协十四届十一次常委会书面发言摘登
发布日期:2024-08-13

  深入推进“二网融合”循环发展 加快民营企业建设综合分拣中心

  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市采取“互联网+回收”“设置智能垃圾回收箱”及“废品回收车”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运营,以服务“全客群”、回收“全品类”、拓展“全渠道”、建设“全分拣”为目标,服务范围涵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阿城、呼兰、双城等多个城区,覆盖100余万户家庭,已初步建立了市区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同时,通过“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搭建了“我来收”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目前已发展大小回收车700余辆,自有和整合社会分拣加工中心30余个,服务范围涵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松北五个主城区及阿城、呼兰、双城部分区县,年可回收处置各类废品能力达100万吨左右,已初步建立了市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来收”服务的很多单位、小区坐落于城市主干道或繁华区域,周边交通管制严格,很多区域严禁停车,给上门取货带来较大困难。

  二是随着“我来收”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参与哈尔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层回收网络体系发展不断壮大,废旧物资综合分拣率、垃圾转运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建设多个具有回收、集散、分拣加工、交易、储存、信息收集发布等功能的分拣中心。三是很多民营企业缺少建设资金和合适的场地,制约了项目的快速发展。

  二、推进“二网融合”的建议

  浙江经验:浙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开展将废旧物资变成再生资源,打造“无废城市”的省份。2020年,义乌采用“两网融合”招商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综合分拣中心,成为首家集工业垃圾、再生资源、环卫保洁于一体的大型多功能“二网融合”分拣中心示范点。整个厂区规划有工业垃圾分拣区、废纸回收区、废塑料回收区、有色金属回收区,业务范围包括工业垃圾分拣利用、垃圾分类、垃圾运输、再生资源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环卫保洁等。通过“二网融合”分拣中心示范项目的推进,辖区内的垃圾乱投放现象明显减少,有效地提高了垃圾分类、收运效能,提高了城区资源再利用效率。建议我市做法:借鉴浙江经验,我市应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网和再生资源利用网的“二网融合”。

  一是完善“互联网+回收”体系,在垃圾多的区域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覆盖本辖区全部生活垃圾,通过招标方式引进具有资质和实力的民营企业建设项目,推动我市生活垃圾二次压缩转运体系达到全覆盖,将促进全市生活垃圾收运效率的整体提升。通过对生活垃圾的二次转运和压缩运输,增强城市生活垃圾清运能力,提高作业效率、节约运输资金,解决道路交通管制问题。

  二是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在远离居民区且道路顺畅,能够辐射主城区及周边县乡村的区域选址建设“二网融合”综合分拣中心项目,用于各类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分类、压块打包、初加工及销售。政府应设立扶持资金,并帮助协调解决场地问题。以市场化为指导,引进具有资质和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建设。通过建设综合分拣中心,进一步优化收运时间、路径和频次安排,严格落实上下游环节责任倒查机制,有效提高生活垃圾在分类、回收、分拣、运输、处理等环节的运作效率,也从根本上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利用率,有效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走出“资源—产品—废旧资源—废旧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发展新路子。

  来源:市工商业联合会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