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东北大鼓,我一生的挚爱
市政协第38辑文史资料《传承-哈尔滨非遗纪事》(一)
我叫高晓华,是民间艺人。2007 年,五常东北大鼓被列为黑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荣幸地成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08 年,五常东北大鼓被列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五常东北大鼓,那可有历史了。据史料记载,五常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发展的一个支脉,系东北主要曲种之一。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东北大鼓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 21 世纪中期出现的“奉调”“东城调”“江北派”“南城调”和“西城调”等,各派都拥有自己的传统节目。“奉调”以沈阳为活动中心,唱腔徐缓,长于抒情,多演出《露泪缘》《忆真妃》等移植子弟书词的短段节目,代表性艺人有霍树棠等;“东城调”以吉林为活动中心,以演唱《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题材的节目为主,代表性艺人有任占奎等;“江北派”以哈尔滨松花江以北地区为活动中心,代表性艺人有刘桐玺等;“南城调”以辽宁营口为活动中心,代表性艺人有徐香九等;“江北派”和“南城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演的节目多说唱《呼家将》和《薛家将》等长篇大书 ;“西城调”以锦州为活动中心,擅长表演《罗成叫关》等悲壮故事,代表性艺人有陈清远等。东北大鼓最初是艺人操三弦自弹自唱,清末始有女大鼓艺人,并有琴师弹三弦伴奏。唱词文雅讲究,曲调华丽清雅,故事曲折迷人,与当地的粗犷民风形成鲜明对比。
东北大鼓早期主要在乡村流行,民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唱词也不甚讲究。许多艺人在演出中甚至当众翻看唱本,照本宣科地演出,俗称“把垛说书”。演出的节目以中篇为主,有《回杯记》《瓦岗寨》《彩云球》《四马投唐》《白玉楼》等。19 世纪末东北大鼓进入城市,主要演唱短段节目,唱词也移植了一些子弟书词。知名艺人有车德宝、门振邦、王德生、张万胜等。20 世纪初期,大批女艺人进入东北大鼓表演行列,男艺人退而伴奏。当时知名的女艺人有刘问霞、金蝴蝶、尹莲福、侯莲桂等,其中刘问霞曾获得过“奉天大鼓鼓王”的称号。号称“书场姊妹花”的朱玺珍和朱士喜姐妹挑梁的“朱家班”曾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到天津演出,朱玺珍在那里被誉为“辽宁大鼓皇后”;由傅凌阁及其 4 个女儿傅凤云、傅翠云、傅桂云和傅慧云挑梁的“傅家班”,则将东北大鼓带到了北京。
五常东北大鼓又称“东北大鼓窝子”,起源于清咸丰十年(1860 年)前后,许多满族人从京津地区移居到拉林河流域,在此圈地、设屯。另有一些被贬官员和其家人也流放到此,把中原文化带到了五常,也把华北地区的民间书曲带到这里,它与本地民间的说唱形式相结合,经过当地艺人的整理、发展、创作,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书。清同治二年(1863),民间老艺人蒲树清和赵铁嗓首先到双城流动演唱。清光绪初期,祖海山来到五常演唱,并先后移居双城、五常,招收了一批徒弟。从此,东北大鼓开始在本地区流传。五常东北大鼓融合了当地满族音乐的诸多元素,尤其大量吸收了满族萨满仪式中演唱的萨满古调,除“小口”“大口”两个板腔体唱腔外,另有曲牌 30 余个。其唱腔结构巧,板式变化俏,三弦伴奏下的女声演唱优雅婉转、清晰亮丽,听来有余音绕梁三日之感,令人陶醉说、唱皆用五常本地语音,属北方普通话,表演有评书艺术之风。
五常东北大鼓的传承多以师承传授为主,也有家族式的。多数是名师收徒,学艺人拜师学艺,一般学徒三年,艺成后离开,独立从艺。我的祖父高顺是远近闻名的东北大鼓艺人,嗓音洪亮,字正腔圆,唱腔优美,结构巧,曲牌连接巧,听后有余音缭绕之感。父亲高喜德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先天条件优越,继承了祖父的艺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我从小就喜欢东北大鼓,每次祖父和父亲外出演唱时,我总是形影不离,默默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一声不吭,聚精会神地欣赏着那些富有磁性的唱腔、朗朗上口的鼓词,表演上的一招一式。在家里,时常趁家人不在时候偷偷地拿出表演用的器件,有模有样地表演几段。后来还是被大人知道了,祖父和父亲看我这样喜欢东北大鼓,便把这传家宝传给了我。每天,我除了要完成学业外,抽空就背诵大鼓词。久而久之,便掌握了东北大鼓这门艺术。13岁那年,我就登台表演《忆真妃》《草船借箭》《西厢》《江姐进山》等许多节目。后来,我又拜著名老艺人舒焕章先生为师,在舒老的耐心辅导下,我的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名声也越来越大。
20 世纪 50 年代,五常东北大鼓非常红火,当时几乎天天都有演出。能演唱的业余演员就有 500 多人,每个乡镇、村屯都有。刘淑清、高晓华等表演的五常东北大鼓很受听众欢迎,特别是他们在演出时可根据场景、氛围等,在舞台上创造性地唱出即兴编出的唱词,常常会博得一阵阵的叫好声。
在我的记忆里,“文革”期间,东北大鼓是不能公开演唱的。为此,我和父亲都被扣上旧思想、老封建等罪名,曾被抓起来在拉林镇内挂牌游过街,祖辈留下来的鼓板也被抄家砸烂。从此,东北大鼓在五常一停就是十年整。改革开放后,我表演的东北大鼓渐渐出现在地方的小茶馆,或出现在吉林、牡丹江、阿城、双城的小剧场或礼堂,成了那时农村和城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
20 世纪 70 年代,是五常东北大鼓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批优秀的艺人和书目在此期间诞生,后来享誉东北的民间艺术家李海臣就是其中一个。逢年过节,艺人家门前都有各村派出的爬犁在等候。演出时,屋子里挤满了男女老少,场面非常热烈。当时东北大鼓艺人非常多,据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常当时有 170 多名大鼓艺人,是名副其实的“大鼓之乡”。
2009 年春节刚过,我应邀到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双营乡黑榆村演出。到那一看,小礼堂内挤满了十里八乡的农民,我被这些喜爱五常东北大鼓的热情观众所感动,在黑榆村演出了 11 场。因为连续演出,不得休息,身体有些吃不消了,嗓干舌燥、声音嘶哑,浑身疼痛。回来后,别人问我说:“你这么连轴转地演出,不要命啦?”我笑着对她们说:“很难得有这么多人愿意听东北大鼓,就是唱倒下了,我也情愿。”
五常东北大鼓是表现传承中发生的历史、人文故事,它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脉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对于东北大鼓的保护,是历史文脉的传承,也是文化记忆的保存。为了使五常东北大鼓这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得到传承和培养,五常市文化局成立了五常东北大鼓专业艺术团,聘请了我和老曲艺作家付国儒老师常年任教。期间,我们以子弟书的形式,谱写了《赞五常》《京旗出关》等多个大鼓曲目。2014 年 9 月 11日,绥棱农民艺术节,五常东北大鼓《京旗出关》 荣获金奖;2015 年 10 月 13日,黑龙江省第 14 届“群星奖”大赛,五常东北大鼓《赞五常》获得银奖。至今为止,已举办 16 期培训班,培训人员人数达 70 多人。大鼓学员已成为五常市群众文化的主要力量,在常年对养老院、社区、学校、幼儿园慰问及各类群众文艺会演中东北大鼓都会作为主要节目进行登台示范表演。
我喜欢五常东北大鼓,五常东北大鼓是我一生的挚爱。
来源:《哈尔滨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