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立论

加速实施“标准化+”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颜值”
发布日期:2017-08-04

加速实施“标准化+”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颜值”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中央已将标准化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但哈市标准化建设较为滞后,标准化的技术支撑作用还未有效发挥,使得市场监管的力度有限、效能不强。例如,蔬菜农药含量超标、装修材料散发有毒气体、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对外贸易遭遇壁垒等问题均与标准制定不完善和标准落实不力有关。

市政协委员姚书元提出:国务院颁布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明确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应针对哈市实际,打好标准牌,加速实施“标准化+”战略,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颜值”。

一、完善标准化规章制度

完善质量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标准化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引导企业积极采用高水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缩短技术差距。

通过行业协会影响、政府税收奖励、违规惩罚等措施引领市场主体严格执行标准,完善扶优限劣的政府采购等政策,营造“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秩序。

完善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机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政策和法律规定,依法落实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压缩低质量产品的生存空间。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涉企收费管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从事精品制造的动力。

实施质量大数据行动,发挥质量诚信体系的公开、评价和引导功能,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二、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

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主动参与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加快实现由被动执行标准向主动参与制定标准转变。

着力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建立企业标准公开和监督制度,强化标准创新,打造知名品牌。

用标准化来推行工匠精神,管控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三、加速标准国际化进程

倡导和鼓励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有效引导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国际贸易话语权。

积极构建应对贸易壁垒的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国外通报评议,有效减少出口企业损失,提高国际贸易的预警能力和竞争力。

四、开展标准化产权保护试点

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不断跟客户磨合并确认下来的标准,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将这一无形资产进行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使之成为制造商或生产商的注册商标,创造自己的品牌。用企业标准化促进整体产业在产品、质量、技术等方面提升。

五、实施母品牌下的子品牌组合战略

以五常大米为例,五常作为母品牌已成为区位品牌。应鼓励符合、特别是高于标准的五常大米种植户,根据自身优势、特点申请子品牌,通过与符合标准化生产的农户签订收购订单,享受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利益,推动农户主动选择标准化生产。

积极组织符合标准化生产的市场主体“走出去”,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博览会、评优等活动,推广和宣传品牌活动,并作为母品牌的一部分,组合推向市场。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