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十一届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哈三中副校长,黑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省市化学教研室兼职教研员、黑龙江省化学科高考评卷顾问、哈尔滨市政府、市教育局特邀教育督导员,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市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化学特级教师——刘子远“‘教师像蜡烛’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值得提倡,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却不值得称道。教师应该是火种、引火机,主要职能不是自己燃烧,而是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激发学生的激情,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这是刘子远对教师职能的定位。1985年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刘子远以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中学哈三中选中,成为了他向往已久的人民教师。毕业就当班主任,并且一干就是十多年。每天与学生相处,生活可谓平淡如水,但恰恰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尚的人格使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有一次,在准备实验时刘子远不慎被液溴灼伤,但他仍旧坚持着上完课后才到医大就诊,被诊断为重二度烧伤,当时手臂都无法伸直,也没有因此休息一天。学生和家长们从家里为他带来了许多药品和橡胶手套。这让他深受感动,同时也更坚定了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二十五年粉笔生涯,春华秋实、桃李流丹。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刘子远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其中。在教育教学上他十分注重创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贯穿其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他的班里曾经有个叫郑毅的学生,父亲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去世了,这使郑毅的心里收到很大挫伤,开始厌学、抽烟、打架。刘子远通过与其多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并在生活上给予资助,使孩子再次感受到了关爱,渐渐地他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努力学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刘子远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相互融汇,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了独特的教学风格。班级的学生不但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综合能力也十分突出。1996年,刘子远带出了平均分593.15分的又一个全省“状元班”。其中清华大学13人,25人进入北京各重点大学,6人考入哈工大直博班。他还培养出了以“闯入华尔街中国女孩陈磊”、“外交部首席俄语翻译朴扬帆”、“美国微软公司高级副总工程师曹文辉”等一大批素质全面的、创新能力极强的学生。一味埋头教学,不学习先进理论,不做总结提升,难以成为优秀教师,刘子远始终坚信“思想方法大于操作方法”。他十分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认真研读《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教育学专著,掌握了牢固的教育基础理论。并且勤于笔耕,先后编著了《普通高考试题评析与复习指导》等教育教学类书籍50余册(100余万字)。多次在《化学教学与研究》、《哈尔滨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是哈三中教师中科研成果最为突出的代表。“发展自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大事”,刘子远总是这样告诫青年教师。通过他毫无保留地传、帮、带,许多青年教师能够迅速胜任高中循环教学,已成为省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1997年,刘子远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逐步走向领导岗位。成为副校长后,肩上担子重了,但压力就是动力,刘子远常说:“作为一所全国名校的教学校长,无论业务能力还是理论水平都应该有一定的水准。这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三中的形象”。在工作中他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努力使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最优化,并针对职业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勤与老师们沟通,经常深入班级听课,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善于听取不同的反馈,完善管理。在他的努力下,三中的教学更加科学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也明显地提高了。二十五年,在教育事业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青春与理想在工作中付出、实现。刘子远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并把它视为自己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谈到对未来的憧憬,他把更多的关注和希望都放在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教育上,相信他会继续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卓越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