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承刚2005年7月13日,是“神六”飞船发射的日子,举世瞩目。虽然远离发射基地,市政协委员、民进会员、哈尔滨晶体管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吕秀昭的心还是飞到了现场。她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表情随着指挥员的指令严肃而紧张。当听到“发射成功”的喜讯时,她兴奋地跳了起来。那是因为在她的带领下,哈尔滨晶体管厂为飞船配套生产的近2000个高可靠半导体器件,(再一次)在太空经受了考验。吕秀昭因为在组织“神六”飞船急需的国产化器件的研发工作中,为配套做出突出贡献,2006年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神六”飞船配套有贡献先进个人称号,同年还荣获哈尔滨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吕秀昭将事业视为生命之根。1988年,她从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哈尔滨晶体管厂。19年里,她从技术员到项目负责人,从工程师成长为技术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从“神一”到“神六”,吕秀昭伴随着它们度过了无数的日夜,付出了超常的努力。为实现航天器载人的突破,我国在1992年开始“神舟”飞船的研制。哈尔滨晶体管厂为“神舟”宇宙飞船提供的电子器件,主要用于运载火箭和飞船的遥感遥测及应答系统、计算机电源系统、生命保障等系统。吕秀昭这样形容她的研究成果:电子器件是组成各个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小巧的“精灵”,就像分布在人的大脑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一个出现问题,可能都会使人失控,甚至造成大脑和手脚的失灵。对许多人来说,从事半导体物理方面的研究会感觉很枯燥乏味,一般的女孩子躲之不及。可吕秀昭骨子里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她喜欢迎着挑战去拼搏,还乐在其中。吕秀昭从最初的向前辈科技工作者学习,参与研制开发,到现在全面负责技术、生产的推进落实,她尝尽其中的甘苦。2002年,神舟4号研制过程中,吕秀昭和她的科研小组接受了新任务,发射中心要求他们解决电子产品体积缩小、功率保持不变、抗烧毁能力强等技术难关,替代以前采用的部分国外和其他厂家的产品。吕秀昭带领科研人员一起攻关,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将研制周期缩短一半,其产品的重量比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美国产品还轻。哈尔滨晶体管厂因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9家获奖单位中分立器件行业唯一获奖单位。尽管在历次试验和发射中,吕秀昭负责的科研项目从未出现过一次质量事故,没误过一次工期,但每一次“神舟”的发射,还是会让吕秀昭的一颗心悬在半空。每次发射成功后,她和同事们总会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激动与自豪,因为“神舟”飞船上有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啊!大家任泪水飞流,击掌相贺。在科技前沿领域攻关,为企业争光、为国家争光,是吕秀昭的骄傲,也是吕秀昭生命中最重要的内容。她的奉献品格令她的事业枝繁叶茂。
走进哈尔滨晶体管厂吕秀昭的办公室,你丝毫看不出厂长的“身份”和“气派”:十几米的办公室,挤着四张相同的只有3个抽屉的旧办公桌,其中一张靠墙的办公桌就是她的。一位柔弱的女性,在这种环境中竟创造出载入史册的辉煌业绩,令人难以想象。曾有人为吕秀昭抱不平,名牌大学毕业、年轻能力强,现在是“知本家”时代,靠知识吃饭,干嘛非在这儿拿1000多块钱的工资?每到此时,吕秀昭总是平和地笑笑。她说,从踏入企业的第一天起,老哈尔滨晶体管厂人就告诉她,半导体电子器件在未来的军事、国防等科研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自己的工作与保家卫国、乃至祖国的荣辱休戚相关。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无怨无悔!况且我们现在获得的成绩,是老哈晶厂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积淀来的,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结晶。国家的需要使我们头上多了许多光环,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真的没什么。吕秀昭说,从收入上看,自己的确清贫,她的大学同学里有人自办公司当上老板,还有的同学在外企打工拿高薪,而她每月的收入可能还不及他们的零头。在她心目中,工作快乐是最重要的,为祖国做出贡献,是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哈晶是她成长的摇篮,也给了她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这里,每当看到自己的努力带来航空事业的进步,那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那种溢于言表的荣誉感、幸福感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更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现在,吕秀昭带领的科研队伍又接受了新的挑战:为“神七”飞船的探月工程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制。并为此不懈地探索、奋斗着。她渴望中国人登月的理想,在他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手中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