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凤斗不是那种只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的工人,他的面前似乎有攻克不完的难关。哈航公司工会是这样评价他的:301车间每年创造的上百万利润与汲凤斗密不可分。由于没有加工能力,以前301车间的锻造模具和一部分需要调质的锻件,要外委加工,增加了生产成本。汲凤斗认为别人能干的活儿我们也能干,他决心摸摸这个“老虎屁股”。没有经验就虚心向同行请教,没有数据就边查阅资料边实验,仅合理确定淬火筐的体积和容量不知反复实验了多少次。有时索性就吃住在车间,眼睛熬红了,人累瘦了。汲凤斗和技术人员终于攻克了难关,301 车间从此具备了模具热处理和锻件调质能力,每年可以节约外委加工费17万多元。汲凤斗看到一些小工件常常要用高千瓦的大电炉进行热处理,这不是大马拉小车严重浪费吗。他就经常到报废的低千瓦的小电炉前转悠,有时在纸上写着记着,有时不声不响地搜集着零件,有时在炉里装装拆拆……过了一段日子,一分钱也没花,汲凤斗就把小炉修好了。浪费现象遏制住了,每年可以节约电费7万多元。2500吨设备上的模具,只能加工2500套锻件就报废了,真让汲凤斗心疼。几十年的工艺规程规定模具的硬度是38°—43°,从没有人去突破这个界限。汲凤斗还真有些胆子,他决心冒一下这个风险。从此,他就整天“长”在模具旁,一遍遍地淬火,一遍遍实验,把模具硬度提高到47°—52°。新模具终于闯过了实验关投入生产,每套模具可以生产5000件锻件,使用寿命提高一倍。汲凤斗在车间主管热处理工段的“节能降耗”工作。他经过认真筹划,推出了一整套节约计划,实施了细化管理、节能挖潜等措施。仅2003年,车间就节约电费67万多元。处处精打细算、修旧利废的他,学会了电焊、维修、瓦工、水暖等多门手艺,哪儿出问题哪就有他排除故障的身影。热处理电炉坏了,他披上浸过水的衣服,冒着高温冲进炉膛抢修。电炉由工人自己修已经成了规矩,维修人员由30多减少到三四个。汲凤斗,无愧于哈尔滨市第三十届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