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

哈尔滨成功承办第三届亚冬会的经过
 
  17年前,哈尔滨成功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得到时任国际奥委会第一副主席金云龙、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等的高度评价,他们希望“中国为亚洲及世界冰雪运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是亚冬会首次在中国成功举办,亦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哈尔滨首次成功承办国际大赛。我时任《黑龙江日报》体育部记者,亲历亲闻了这段激情岁月。

  第三届亚冬会经历了申办、筹办和举办三个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鲜活故事,让人回味,让人激动不已。

  申办工作上下联动

说起哈尔滨申办第三届亚冬会,堪称一次“意外收获”。1992年8月26日,《中国体育报》刊发了一条不大引人注目的消息:朝鲜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第三届亚冬会的主办权,原定这次比赛1995年在其三池渊举行。这条消息引起黑龙江省体委同志的极大兴趣,报告省政府欲申办此次亚冬会。省政府的态度十分坚决:我们申办!因为这是发展龙江冰雪体育、推动龙江经济发展的绝好机遇。

  我省立即向国家体委打报告申办亚冬会,这时吉林省也表达了同样的强烈愿望。于是,国家体委决定考察哈尔滨和长春这两个市,然后敲定究竟由哪个城市代表中国申办第三届亚冬会。

这一年的9月下旬,国家体委副司长的赵常态和张清等人组成的考察团,在考察了长春市之后乘火车抵达哈尔滨市。他们先后到亚布力和哈尔滨市考察,还观看了赶制的录像片《龙江的期盼》。

  考察期间,哈尔滨市委副书记王先民和副市长马淑洁会见了考察团在热烈气氛中,考察团的领导畅谈了此次考察总体印象:领导重视,认识提高,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如果哈尔滨成为承办城市,我一定给你们授予哈尔滨荣誉市民称号!”马淑洁打趣道:“我一定给你们发证书!”一番话,引得大家都笑了。

“刘海云主任,邵省长请你携带上报国家体委《关于申报承办第三届亚冬会的函》,10月5日务必赶到北京┉┉”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通过秘书向省体委主任发出了这个命令,这一天是10月3日。原来,在10月2日于北京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九中全会的间隙,省委书记孙维本、省长邵奇惠与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副主任袁伟民等讨论了申办第三届亚冬会事宜。最后伍绍祖督促黑吉两省尽快提交申办函。

  于是,省体委立即起草申办函,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副市长马淑洁为争取时间,破例将市政府公章拿到省政府,在散发着油墨芳香的申办函上盖上章。

10月6日上午,我省正式向国家体委递交了申办函。这期间,邵奇惠省长又电告副省长戴谟安再起草一份申办函,大意是准备办好三件事其一,完成为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速滑场加盖工程;其二,在亚布力滑雪场建设综合服务大楼;其三,购置吊箱式索道,从而加申办筹码。当时,吉林省申办力度亦很大:副省长张岳崎表示,省政府准备投资7亿元再建一个现代化滑雪场。11月14日,国家体委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商定代表中国申办第三届亚冬会的城市。国家体委原本立即将决定复函发给黑吉两省,但因伍绍祖率团出访德国而搁置,直至12月5日才将复函发出。其主要内容是:其一,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申请在哈尔滨举行第三届亚冬会。其二,若申办成功确定哈尔滨为第三届亚冬会主办城市,开闭幕式和冰上项目比赛将在哈尔滨市举行;雪上项目比赛场地待亚奥理事会考察哈尔滨市亚布力和吉林市北大湖后的选择而确定。其三,如果亚奥理事会倾向亚布力滑雪场为雪上项目比赛场地的话,哈尔滨市将承担第三届亚冬会全部承办工作。如果亚奥理事会倾向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作为雪山项目比赛场地,主办城市仍是哈尔滨。其四,第三届亚冬会确定1996年2月开幕。

  1992年12月10日14时,省政府第一会议室。邵奇惠省长主持召开了办公会议专门研究申办工作。省体委主任刘海云首先作了关于申办情况的汇报,与会同志各个争先建言献策。

会议决定:启动速滑场加盖工程,采用筒形钢网壳;在亚布力滑雪场新建吊箱式索道和牵引式索道各一条,并建设一座面积为85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楼;将哈尔滨机场扩建为国际航空港,陆续开通至韩国、日本、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家航线;建成哈牡高等级公路,使省城至亚布力滑雪场路程在两小时内抵达;修建亚布力滑雪场至尚志市光缆工程;在亚布力滑雪场修建卫生地面接收站等等。“既然国家体委确定哈尔滨为亚冬会申办城市,让哈尔滨市政府市长索长有担当申办委主任,如何?”邵奇惠省长提议道:“这符合亚奥理事会的章程┉┉”这个提议得到热烈响应。“这次申办亚冬会的经费计划不足200万元,我却提出拨发200万元,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吧?”邵奇惠省长笑着说,“我的心愿是大家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力争申办成功。”

考察团给予高度评价

1993年3月18日,哈申办委举行的第四次会议确定了亚奥理事会考察团来我省考察日程及接待工作方案。该考察团将于3月28日晚从北京飞抵省城;29日乘专列去亚布力滑雪场;30日上午听取哈申办委情况汇报;当日下午考察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和八区体育中心。与会委员们就考察团在哈期间的通讯、交通、卫生和治安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哈申办委顾问、省政协副主席戴谟安在讲话中强调,发动群众大搞春季爱国卫生运动,让窗口单位保持优良环境。另外,新闻宣传工作要跟上,要以饱满热情表达出全省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3月28日晚,以松平康隆为团长的亚奥理事会考察团飞抵哈尔滨。他们是在考察韩国江原道之后抵达北京的,利用转机的间隙,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和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我省领导孙维本、邵奇惠、周铁农及哈尔滨市长索长有会见并宴请了考察团成员。

  考察团乘坐的北京至哈尔滨班机抵达时已很晚了。我与省城同行早早地赶到那里等候。恰巧遇见哈尔滨速滑名将王秀丽,她说来接一位老朋友,也就是考察团成员之一的矢野广之先生。原来,以往王秀丽经常赴日本训练与比赛,并向担任日本滑冰协会秘书长的矢野广之请教,于是她与比自己年长30多岁的矢野广之成为忘年交的朋友。

当考察团走下舷梯时,王秀丽立即认出了老朋友矢野广之先生,两人热烈握手。王秀丽将自己近况告诉老朋友,当对方得知王秀丽正在黑龙江大学进修英语时显得很高兴,两人用英语聊了起来。

  没想到,矢野广之先生还是我们半个“东北老乡”呢!原来,他出生于大连,曾于1966年和1973年以日本《读卖新闻》记者身份随日本冰球队来哈尔滨采访。“我们还曾是同行呢!”矢野广之先生边与我们握手,边笑了起来。

29日,考察团按照计划首先考察亚布布滑雪场。他们在前往亚布力滑雪场的专列上,听汇报、提问题,相当认真。他们先后对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等滑雪场实地考察,对各种数据进行认真核对。还对滑雪场通讯能力进行了检验——当他们在临时休息的房间里拨通了至日本的国际电话时,松平康隆团长等满意地笑了。

  次日,该考察团对哈尔滨冰上训练基地和八区体育中心等进行考察,首先听取了哈尔滨体委主任刘长聚的情况汇报。当松平康隆团长观看了体育设施沙盘模型后,风趣地用汉语说:“我明白了。”

在该考察团离开哈尔滨之前,我与我的同事独家采访了他们。我问矢野广之先生:“您是冰雪运动专家,通过此次考察您认为哈尔滨能否有能力承办第三届亚冬会呢?”他诚恳地回答说:“哈尔滨冰上项目设施齐全,场地比较集中。仅此一点,连日本的东京、大阪和名古屋等城市也难与之相比,哈尔滨冰上项目场馆达到这样水平很了不起。当然雪上项目设施也不错,经过完善会更完美。总体来看哈尔滨具有承办亚冬会的能力。”松平康隆团长接着话茬说“这里明天就可以举办亚冬会┉┉”

  亚奥理事会考察团并未赴吉林省考察北大湖滑雪场,这表明亚布力滑雪场完全可以承担第三届亚冬会滑雪项目赛事任务。

承办权花落哈尔滨

  1993年11月28日,以周铁农为顾问、索长有为团长的第三届亚冬会哈尔滨申办团起程赴科威特,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亚奥理事会决定第三届亚冬会主办城市的会议。以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为团长的中国奥委会代表团先于一天抵达科威特。

  韩国江原道申办团亦赶到这里。江原道是韩国冰雪运动基地之一,滑雪场索道较多,速度快,运输能力强,滑雪条件优势明显,整体水平不在日本之下。江原道的滑冰馆亦不错,分为上下两层,均可以训练与比赛,制冷设备和浇冰车辆为世界水平。韩国曾成功地承办了汉城奥运会和釜山亚运会,因此办赛经验十分丰富,加之财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承办第三届亚冬会。可以说,江原道是哈尔滨强劲对手。

于是,此次会议尚未揭幕,中韩两个申办团便打起宣传战。11月29日,哈尔滨申办团在二楼会议室“大兴土木”——安置展架,展示宣传内容。这是中国奥委会从香港采购的价值3万港币的铝合金活动式展架,拉开来高两米多,长3米多,好似一面墙。省体委宣传干部董金忠对展示内容和版式进行了精心设计,他除了选出自己得意的摄影作品之外,还收集了马毅行、郑学清等摄影家的力作。北方团片社放大装裱的质量之高,出乎人们所料。整个展板夺人眼球,让人赞叹。

  韩国江原道申办团亦大造声势,在会议室的一二楼均悬挂了大幅标语,当晚,又竖起7块1.5米宽两米多高的展板,艺术地贴满大幅照片。

12月2日中午,哈尔滨申办代表团步入会场演讲台前,开始申办陈述。首先,索长有市长庄重表态;接着,技术官员赵荫桐介绍细节。当王秀丽代表哈尔滨市青年抒发热盼亚冬会的激情时,真挚的情感强烈地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6分钟陈述之后,开始播放宣传片——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活跃的冬季体育运动、功能齐全的体育场馆等画面——闪现,让人激动不已,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韩国江原道申办团亦做了同样的陈述,获得同样掌声。

表决环节开始了。巴基斯坦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70多岁的瓦吉德·阿里先生说:“目前我们面临这样的难题:中国和韩国都提出申请,如果投票表决势必要牺牲一个。我认为我们亚洲是一个团结友谊的集体,我代表南亚地区提个建议,1996年亚冬会由中国哈尔滨承办,1999年亚冬会由韩国江原道承办。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为了亚洲的团结,我拜托大家了┉┉”他边说边拱手向全场致意。阿里先生的发言博得全场热烈掌声。接着,韩国申办团秘书长站起来说:“承办1996年亚冬会是我们的愿望。但阿里先生的发言,确确实实感动了我。如果亚奥理事会接受他的建议,我本人表示接受。为了亚洲的团结、友谊和进步,让我们携起手来。”法赫德亲王高兴地说:“我非常欣赏韩国的态度,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就鼓掌通过!”全场掌声雷动。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激动地说:“首先,我要感谢阿里先生提出的好建议,使得这件事情得以圆满解决。我代表中国奥委会表态,一定要做好第三届亚冬会的组织工作!”

  申办国际综合性赛事,在我省还是第一次,在国内也不多见。好在哈尔滨申办工作一直得到国家体委全力支持,由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主管外事工作的副主任何振梁直接指挥。

  何振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多次接见哈尔滨申办委同志,为其出主意,为其鼓励。他说:“我们申办亚冬会要建立在扎实工作的基础上,要坚持高标准。我说高标准不是指豪华、多花钱,是指竞赛、组织、接待和交通等方面的水平,指认认真真的态度。”突然,他话锋一转:“卫生方面的标准一定要高,要干净!我们的卫生标准与国际上差一大截。届时所需的洗澡间和厕所,一定要彻底清洗,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一定要清理得最好!”他的这番话虽然不是什么大道理,但却给哈尔滨申办委同志留下深刻印象。

  在哈尔滨申办代表团离京赴科威特前一天的上午,何振梁与全体同志见面。他说:“申办第三届亚冬会,虽然以哈尔滨市名义出面,实际上是中国在申办。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界地位越来越高,所以申办亚冬会一定会得到亚洲大多数国家支持。”

万众一心强力推进

  哈尔滨终于获得第三届亚冬会承办权,同时也遇到两大棘手问题。一是时间紧,按照常规筹办时间应为四五年左右,哈尔滨却只有两年多时间。二是财力紧张,筹办经费出现困难。一个运动会涉及范围有限,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现代化程度的一次综合检验。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上演了一出万众一心共克难关的壮剧。

“梁记者,我告诉你一个消息”,这是哈尔滨市体委主任刘长聚的声音。“我收到一份10元钱的捐款,捐款人是哈尔滨化工进出口公司的实习生于海波。”当哈尔滨申办亚冬会的消息付出后,立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亚冬会”形成一种形的号召,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的奉献之歌。哈尔滨解放小学一对孪生姐妹将她们积攒的9.6元钱捐给了申办委;筹备创刊的《东方晨报》的全体员工捐款1088元,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中实集团捐款100万元,让哈尔滨将其用于场馆建设。这种捐赠热潮逐步升温,17家企业联动向亚冬会组委会捐赠250万元,其中包括宁波舜雁公司和台湾王益集团等知名企业。哈尔滨43家企事业单位向亚冬会组委会捐赠465万元,是两年来亚冬会筹备工作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捐赠。国际友人也伸出援助之手,日本中柏集团出资300万人民币,赞助亚冬会广告业务。该集团高层领导小泽秀佳说,第三届亚冬会是亚洲大家庭的共同事情,我们能为之尽绵薄之力感到十分荣幸。第三届亚冬会筹办工作重中之重是各项工程建设,建设大军用血汗谱成最美的旋律。根据亚冬会组委会对主会场的要求,哈市政府批准了八区体育中心改造方案,共8大项30个小项,总投资1.1亿元,工期不到两年。拆迁工作干得相当漂亮,南坎小区313户居民、11家个体经营户和8家公企单位只用11天便全部搬迁完毕,保证工程按时开工。

  哈尔滨市二建公司第一分公司负责综合体育馆工程,他们把基础、混凝土框架和外部主体维护分成三个战役来打,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工长陈冠权多日未回家,衣服脏了就让爱人来工地洗一洗;孩子想爸爸了就到工地看一眼。经过日夜奋战,整个工程按时交工并投入使用,获得亚冬会组委会高度评价。

1995年夏秋之交,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来到亚布力滑雪场检查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他发火了——运动员村和索道工程“八字”未见“一撇”,“这将影响亚冬会如期举行!”焦虑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两年前,一些中外企业家都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踏查、绘图、签订开发意向书,着实火了一阵子。最后却以各种理由走了,这可急煞了亚冬会组委会官员们。这时惠扬公司站出来承担了索道工程,这个工程总指挥朱延财为抢工期,乘飞机穿梭于日本和奥地利之间,订购了先进水平的吊箱式索道。在安装的3个月时间里,他“列看列守”。当1996年1月8日工程竣工剪彩时,这个汉子落泪了┉┉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承担分运动员村工程。该公司总裁卢建为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几乎每周从北京飞来一次进行指导。这个工程竣工剪彩的前夜,他与工作人员一起布置客房至凌晨3时。这两项工程两家公司共投资4亿元,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但是他们为了亚冬会能如期开幕,将一切风险都抛到脑后。

  省速滑馆是第三届亚冬会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被称作“一号工程”。该工程是在原露天速滑场基础上加盖,规模为世界第五大速滑馆。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比赛大厅不能设支柱,结构复杂,跨度大。为承受300吨的水平推力,要在地下6.5米深处打28根121米长的压力柱,还要开挖2600米地下隧道。这一年夏季多雨,要用水泵不停地往外抽水。施工的省建一公司创下每天浇灌混凝土180立方米的纪录。

  1995年11月18日,经过800余名建设者艰苦奋战,工程竣工。应3年完成的工程只用了570天。

哈尔滨在距第三届亚冬会开幕不到3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亚冬速度”,令世人瞩目。

亚冬会大获成功

1996年2月4日晚上,亚洲冰雪运动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冰球馆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出席了开幕式,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发来了贺电。

20时28分,江泽民同志宣布:“在中国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在出席第三届亚冬会开幕式的前后,他在省城同我省领导亲切交谈,关心黑龙江经济发展,关怀黑龙江人们的生活。他还视察了亚布力滑雪场和亚布力镇。开幕式上,表演了大型文艺节目——《太阳·冰雪·亚细亚》。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的汪松岭任总编导,上千名演员和冰雪健儿参加了“上中下立体交叉、海陆空协同作战”的艺术表演。“海”指冰上运动员在冰场表演,“陆”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空”指杂技演员在空中表演,三者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扩展了演出空间,在不足2000平方米的场地上演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话剧”来。整个演出气势磅礴,独具匠心,隆重热烈,振奋人心,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派和东北风情。此次亚冬会有日本、中华台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香港、科威特、哈萨克斯坦、泰国、韩国、塔吉克斯坦、蒙古、澳门、黎巴嫩和东道主中国17个代表团的500名选手参赛,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均超过了前两届亚冬会。一方面,巴基斯坦、印度、科威特、泰国、黎巴嫩、澳门等国家及地区逐渐接受了这一新兴赛事;另一方面,苏联的解体也为本届亚冬会补充进了乌兹别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新鲜力量。这在本届亚冬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遍布亚洲各地的参赛队伍意味着亚冬会不再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独舞,而真正成为了亚洲体坛的大聚会。第三届亚冬会各项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有两队破一项世界纪录、54人次破13项亚洲纪录、181人次破18项亚冬会纪录。中国以15金7银15铜的成绩,首次成为亚洲冰雪体育运动的领头羊,首次参赛的哈萨克斯坦则获得了14金9银8铜的成绩而居次席,显示出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冰雪运动中的强大实力。曾在前两届亚冬会金牌榜上居首位的日本队以8金14银10铜的成绩列第三位,这表明亚注冰雪多年来一枝独季的格局终于被打破,形成多强争雄、新秀辈出的新局面,预示着亚注冰雪运动的未来和希望。

  第三届亚冬会以隆重、热烈、精彩、圆满而成为亚冬会历史上“更好的一届”,将永载亚洲体育史册。同时,也为哈尔滨申办奥会埋下希望的种子。

[关闭]
  主办: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 制作:哈尔滨新闻网
  备案号:黑ICP备05009145号
  纪检监察电话:0451-8649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