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伟环卫工人以辛苦的劳作被人们誉为城市的“美容师”,可世俗的眼光还是觉得环卫工作没有地位。但是对事业忠诚的人,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辉煌的诗篇:马素丽,就是其中的一员。马素丽,道外区清扫保洁大队环卫工人、市政协委员。她牢记自己的职责,自始至终秉承“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的“时传祥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 1996年,地方政府为了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给马素丽爱人所在部队的家属安排了工作。马素丽认为三百六十行都得有人去干,毅然地选择了环卫工人这个岗位。她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诚恳做人,勤奋做事,以优异成绩来回报当地政府,报答党的恩情。每当清晨4、5点钟,人们尚在睡梦中,马素丽和同事们就迎着晨曦扫醒了沉睡的街道。第二年,因工作业绩突出,她当上了北环第一作业组组长。这个在常人眼里并不算什么的“官”,对她来说份量却不轻,负责的是北环桥至景阳街口路段的清扫保洁任务。这一路段是道外区的主要路段之一,道宽、段长、车流、人流量很大,仅大市场就四个,市场内高密度的人流、物流、车流,使这里保洁任务非常重。马素丽每天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寒冷的冬天,有时午夜时分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甚至半夜和爱人一起去撒溶雪剂。为了使所管理路段的环境卫生达到标准,她坚持全天巡回检查,一天不知跑多少趟:检查作业人员是否在岗、进水筚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洁、临街门店是否乱倒垃圾污水。在马素丽的带领下,班组发扬团队精神,确保了所负责的路段环境卫生。她也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今年,我市两大重点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磨盘山水库工程”相继开工,每天运沙子的车辆在北环路上络绎不绝,路面撒下厚厚的一层沙土,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马素丽反复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带领大家一锹一锹地铲,昼夜奋战,确保了北环路的干净整洁。小八站街靠铁路一侧,人称“三不管”地带,成了天然的“厕所”,垃圾、煤灰、砖头瓦块、树枝、粪便遍地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形成垃圾带。马素丽主动请战,把清理该地带卫生的任务承担了下来。刚开始清理时困难重重,有些同事不理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只是一笑,操起工具冲在了前面。无法用工具就人扛肩背,手上和脚上都沾上了粪便。在她的带动下,共挖运土方200立方米,平整场地5000平方米。从此,定期清理“三不管”地带成了北环第一作业组的惯例。在哪里付出了辛勤的汗了水,在哪里就会有丰厚的回报。马素丽所在的北环第一作业组1998年被评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光荣称号,此路段被评为信得过街路和样板街。2003年,马素丽被提拔为大队业务员,负责北环桥到道外十四道街清扫任务。为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马素丽努力学习环卫工作的有关业务知识,虚心向领导学习,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潜心研究环卫工作规律和特点。她带领全队同志开动脑筋,千方百计地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清扫保洁质量。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了“风天顺风扫,风口重点保;雨天停就扫,路面积水少;雪天天为令,中线必清扫;道牙子宽一锹,积雪及时扫;秋天扫树叶,集中三班保”的顺口溜,现在已经在队内流传。作为组长,马素丽心里时刻想着大家。夏天炎热,她天天在家里烧开水带到工地,送给大家解渴;有的环卫工人离家较远,她就常常给他们带饭;有的工人生病,她就主动掏钱帮忙买药、看病;工人范玉环自行车坏了没钱修,她就悄悄把自行车送去修理;临时工陈玉杰冒雨工作没有穿雨衣,她就把家里的雨衣披到她身上……环卫工人们都把她当作贴心人,积极支持马素丽的工作。她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2002年,马素丽光荣地当选为哈尔滨市第十届政协委员。她说“环卫工人当上了政协委员,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荣誉,我更要加倍努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履行政协委员的光荣和职责。” 多年从事环卫工作,马素丽了解到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薄弱现状。下水道阻塞是她们经常遇到的情况,环卫工人们不知用手抠了多少次。她根据这一情况,认真撰写并提交了《建议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确保专款专用》的提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她还多次通过政协组织以信息形式反映社情民意。她深知:政协委员不是炫耀的资本,更多的是责任。1999年以来,马素丽多次被评为“城市建设优秀美容师”、“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今年光荣地当选为道外区第九届党代表、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被评为哈尔滨市特等劳动模范。平凡的人,能发挥不平凡的作用;平凡的岗位,能铸就不平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