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冰城哈尔滨,这个美丽的天鹅项下的珍珠城里——白桦林这诗人一般的企业名字诞生了。我想说,这个高洁、优雅的名字的诞生实现了太多人的梦想。艰难起步1959年我出生在双鸭山市一个偏僻的农村,18岁时走进军旅生活。1982年复员后,我曾先后在砖厂干过计件工,在畜牧局做过采购员,这些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削弱我的意志,相反,使我的意志更加坚强,追求更执着。“人活着就要向困难做斗争,我要干一番大事业,就要检验自我,挑战自我。”于是1993年元月,我在一无厂房、二无资金、三无设备、四无技术的情况下和人们怀疑的目光中,从太平区物资总公司总经理助理的岗位上带一名大学生下海经商,几经周折在哈市一个偏远的小街区租用一间20平方米的库房开办了公司——白桦林金属材料公司,从事钢材经销业务,当时公司仅有我们两个人,在产品销售低谷的岁月里,我四处奔波,宣传企业,宣传产品,求亲靠友,打开了销售市场。在大都市里闯天下,其艰难真是可想而知,冬天里寒冷得近乎无情,凛冽的北风将白桦树的树皮都撕裂了,有的甚至露出了树根。在市场销售时,我曾因为车钱不足而徒步走上几站地,为了节省公司资金,也曾亲自把一根根钢材扛到库里,当时的心情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也就是因为这些铸就了我的人生基调,朋友和亲人的支持、政府领导的关怀,更给予了我富而思进的信心。六个月后,公司已发展成14人的队伍。1995年是公司的重要转折时期,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员工队伍已经由当时的14人扩大到200多人。快速发展1994年,当企业刚起步时,我深刻的意识到,企业要发展,文化要先行。公司投资600万元创办了丁香大厦美食娱乐城,接着又投资120万元拍摄了31集电视连续剧《多情剑客》;投资2000万元兴建白桦林大厦;1997年,投资3000万元在前进路兴建全市最大的钢材经销市场;1998年,投资2000万元租赁哈尔滨冷扎带钢厂11个车间,同年又投资400万元在宝清县创建采煤厂;1999年,为了强化企业组织建设,在哈市私企中率先成立了工会和共青团组织;2000年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含量,投资300万元成立了科技公司;2001年,投资1.4亿元,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年生产钢铁30万吨,年销售额达8亿元,年纳税额达千万元的大型钢铁企业──哈尔滨白桦林金属工业有限公司;2005年集团在哈东路投资7000万元,购置土地15万平方米的哈东钢材市场有限公司现以全面招商,将建设成为黑龙江最大的钢材批发市场。2008年集团又投资成立了邦华管理培训公司,现在的白桦林集团年产值在13亿元以上,年纳税千万元以上。今天我创办的企业已经由一个经销金属材料的小公司发展为一个集钢铁、物流、医药、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现在的白桦林集团自1996年至今连续多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十大标兵企业;1999年跻身于全省民营企业十强之列;2002年全省百强企业评比中,公司排名第五;2003年公司通过了IS9001认证;2005年为哈尔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强和哈尔滨市民营企业纳税50强。15年的时间有如弹指一挥,可在白桦林创业的这15年里,对我来说,这15年是我生命中耕耘的15年,奋斗的15年,战胜自我的15年,也是收获的15年,更是我完成企业原始积累,向更高、更远、更宏伟目标开始奋进的15年。我曾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私营企业标兵、哈尔滨市第二十六届至二十八届劳动模范,哈尔滨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哈尔滨市首届新经济组织十大青年领头人。是哈尔滨市道外区人大常委、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省工商联合会常委。爱心奉献我常常在想:一个企业家创造的财富,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全社会。在走过了资本积累阶段之后,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想到的是回馈社会,造福人民。白桦林集团先后为抗洪抢险、扶贫救灾、城市建设、希望工程等捐款达440多万余元。在为企业构划发展蓝图中,把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加了重重一笔,“只要我知道就给予帮助”。1995年当白桦林公司刚刚起步时,我就为修建宏伟公园和太阳岛植树造林工程捐款10万元;1996年,出资20万元设立哈尔滨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基金;同年,向哈夏会捐款6万元;1998年当我省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时,捐物达100万余元;同年云南丽江发生地震,捐款12万元。从2001年起,我决定每年都要拿出10万元帮助贫困学生重返校园。2003年,尚志市一面坡小学失火,捐款10万元帮助该校重建校园;2005年,为道外区“10.11”火灾捐款10万元;2006年,为“万棵果树进校园”社区活动捐款10万元;2007年,为道外区绿化工程捐款50万元;在卧龙寺建设中捐献9万元钢材,为支持道外区警民工建工程捐款17万元;2008年,为汶川地震捐款10万元。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白桦林集团崛起于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遨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出了咋天的泥泞与艰辛,踏上了今天的成功之路。今天不管我捐助了多少钱,救助了多少人,我对此这样解释:“我是一位家民的儿子,是解放军大熔炉把我锻炼成人,回到地方后又赶上好政策,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的事业发展起来,如今企业规模虽然较大,积累较多,但企业并不属我个人,财富是来源于社会,我应回报于社会。”面对成功的光环,无数次潮水般的掌声和鲜花,我深刻的意识到,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应该永无停止求索的脚步。改革造就了今天的我,坚毅延续了我的今天。我真诚地期待,我和白桦林集团这只航船能够顺利地驶向更加美好的彼岸。作者:哈尔滨市政协第十届委员、哈尔滨市工商联副主席、哈尔滨白桦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