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亲眼目睹了身边的巨变:我们翻身村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哈西综合批发市场从无到有越办越好。我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南岗区跃进乡翻身村党总支副书记、村长,成为瑞丰隆市场总经理,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创业之星等称号。思前想后,正是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我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并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翻身村农民创奇迹在哈尔滨、黑龙江、东北三省乃至全国,提起哈西综合批发市场,可谓声名远播。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如今矗立在哈尔滨西部、地处京哈、京大、哈双公路交汇点的学府路上的现代商城———哈西综合批发市场,昔日竟是翻身村的一块百余亩的菜地。翻身村农民在时代的大潮中搏风击浪,把学府路边那一块被高楼大厦和宽广马路重重围困的160余亩贫瘠菜地,打造成如今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拥有170多家服装加工企业、近7000个摊位、25000户业主,日客流量10万余人次,年交易额人民币30亿元、年上缴国家利税5000多万元的现代商业中心。创业艰难靠实干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民。1969年初中毕业回家务农,曾任翻身村团总支书记、民兵连长、村办企业北方造纸厂厂长。1978年后,任翻身村党总支副书记、村长。老哈尔滨人都知道翻身村。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翻身村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成为“龙江第一村”。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这个“都市里的村庄”遇到了生存危机。村里原本就人多地少,人均不足半亩地,城市建设征地,使村里的可耕地日益缩减。剩余的几块菜地,又被高楼大厦围困遮挡,不见风,不见阳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瘦地”、“孤岛”,产量锐减。翻身村农民想吃饭、想生存、想富裕,怎么办?党的方针政策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生路:改变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借地生财。正赶上哈尔滨市取消蔬菜统购统销,农民必须自己种菜自己卖,必须建市场,必须搞市场经营。我瞅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抓住这一良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进程中近郊农民的生存问题。当时,村里的老少爷们对建市场疑虑重重,都怕村里好不容易积累的几百万家底打了水漂。我白天找人谈,晚上找人唠,讲国家的大政方针,讲市场的发展远景,总算基本上统一了领导班子和全村群众的思想。咱农民种地是内行,哪知道市场怎么建。项目一启动,我面对的只是一片白雪茫茫的菜地。没有人手,资金匮乏,甚至没有办公地点。我把菜地边上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机井房收拾了一下,权当办公室。找几个人临时搭了个筹建班子,挤在又小又暗又冷又湿的机井房里。市场建设的计划就在这里制定了。建市场,先要解决资金问题。钱从哪里来?光是一期工程,就需要投资上千万元。村里倾其家底,只能拿出500万元,剩下那么大的缺口怎么办?我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满嘴都是大泡。经多方寻求支持,又贷款几百万元,终于使资金基本到位。我们筹建市场时,正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上一个建设项目,要有各种批件,仅盖章一项,就有100多个。为了跑批件,我骑个旧自行车,顶风冒雪,有时顾不上吃饭。跑了两个多月,硬棒棒的身体也扛不住了,累得大病一场,住进了医院。那时办事真难啊!资金匮乏,腰包干瘪,但钱少必须干大事。出任市场总经理时,我就在领导班子内部和全体村民面前公开承诺:补贴我最后领,差旅费我最后报,甭管办什么事,能省必省,“一分钱掰两半当五分钱花”。每次出差,事情办完,我一定想尽办法于当天赶回家;事没办完,我就找在当地打工的老乡借宿,实在没办法时甚至挤过工棚,还蹲过候车室,从来没花村里的钱吃饭店住宾馆。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几个人去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考察。凌晨4点多钟到北京站,啃了几口自带的烧饼,我们一行人就赶往大钟寺,考察完已到中午。午饭后,我们就在附近街边的长椅上休息了两个小时,然后搭夜车返回哈尔滨。谁也没提出去看一眼首都的风景名胜,谁也没提出去逛一逛街。远赴几千公里外考察,只用了一天时间,除去车费,只花了不到一百元钱。基建无小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市场建设一开工,我便将铺盖卷搬到工地,住在办公室里,大事小情,样样过问。整整8个月,我基本上没回过家。1992年10月开工,1993年6月落成投入运营,一座拥有四栋大棚、两栋服装加工楼和一个服装面料销售大厅的服装大市场在哈西拔地而起。许多老领导和同志们都说王明瑞创造了哈尔滨的“深圳速度”,但却没一个人知道我为此掉了几大把头发。与时俱进创大业我觉得,凡是与发展潮流吻合,走在时代前列的,就是先进。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就集中体现为奉献在前,名利在后,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哈西综合批发市场的建成,不仅使翻身村真的翻了身,有了稳定的财源,一举迈入小康之路,而且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哈西地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甚至全东北的商品大流通,一举扭转了哈尔滨人“南衣北穿、北衣南做”的尴尬局面。合理的价位、完善的配套设施,令人满意的优质服务,加上地缘优势,吸引客商跑到这里“淘金”。哈尔滨市的业户蜂拥而至,周边市县的业户托人弄景,为的是能买到一个几平方米的摊位;温州的客商来了,石狮的客商来了,香港的客商来了,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的客商也慕名而至。规模产生效益。最初翻身村投入的启动资金500万元,经我们这一番运作,如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变成了十几亿元的固定资产。哈西综合批发市场经10年发展、10年扩建,由原来的一个市场变为哈尔滨服装城、国贸服装城、哈西服装城、国润家饰城、哈西综合批发市场、哈西交通运输大市场“四城二市场”的大流通格局,成为以服务为主、多种经营的东北亚商品集散中心,被东北地区消费者誉为“工薪消费的市场、百姓购物的乐园”。2003年,我经过一番周密研究和筹划,抓准商机,力排众议,果断拍板,投资3500万元人民币,开发改建了哈西综合批发市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投入使用,扩大了原有的营业面积及经营项目,年增加收入近千万元。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我们搞改革,抓发展,壮大家底,为的就是让所有乡亲、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人都有老的时候。为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我做出决定,翻身村农民实行退休制,由哈西综合批发市场承担全村400多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仅此一项,市场一年要支出200余万元。1997年至2004年这7年间,又是在我的提议下,连续4次调增了养老金,使每一位老人钱越拿越多,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舒心日子。2002年,翻身村五保户李德清老人动迁后无钱入住新居,我得知情况后,当即与其他班子成员商量,由市场拿出2.7万元,为老人办齐了进户的一切手续,并购置了全套家具、被褥,还为老人家装了一部电话。有一次,李德清老人半夜发病,正赶上风雨交加,我接到老人的求救电话后,立即亲自驾车将老人送到医院,还为他交清了全部医疗费用。市场建成了,事业发展了,我们先后转移翻身村及周边村镇的农民几千人到市场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使昔日收入得不到切实保障的农民成为每月有固定工资的市场员工。我们还拿出上千个市场摊位,优先提供给有经营能力的村民,使他们走上了致富新路。村民宋兹香,原来家里缺少劳动力,生活贫困,土地被征用后,断了谋生之路。我根据宋兹香的实际和特长,给她提供摊位经商。经几年打拼,如今宋兹香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水产品批发摊床、固定资产几十万元的业主,告别了贫困。村民王庆花的女儿还有一年就大学毕业了,由于家中贫困,想辍学回家。王庆花家有难事首先想到去找我。我二话没说,自掏腰包3000元,让孩子交清学费,鼓励她一定要完成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另外,我还每年资助3所大学的15名贫困大学生寒假回家往返车费,最远至四川。我们在市场内专设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摊位,为他们提供多项优惠。如今,哈西综合批发市场已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一万余人,占市场从业人员的50%。为报答坐落在翻身村内的建文小学对几代村民的培育之恩,我们以哈西综合批发市场的名义为该校捐赠人民币15万元,彻底改善了建文小学的办学条件。我们还投资30余万元,对翻身村陵园进行装修改造,使该园硬件设施达到了国家统一存放标准。这两项善举,受到众乡亲交口称赞。为帮助村民种好责任田,增强翻身村的集体经济实力,我们用市场反哺农业,先后从市场拨出20万元资金,资助村民打电井、建大棚和温室,使农、商协调发展。为给政府分忧解难,尽力缓和改革发展中的矛盾,我们积极筹措资金180多万元,为村办企业下岗人员支付了本该由这些企业承担的费用,理顺了下岗人员的情绪,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作者:哈尔滨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哈尔滨市哈西综合批发市场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