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吴冠中说:“如果不承载情感、思想、观念,笔墨等于零。” 建筑物也如此,人类全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它。人们在尽情享受建筑物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开启人们的精神家园。风靡一时的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到1906年左右便逐渐衰落。可以说新艺术运动是建筑史上一颗耀眼的流星,既光照人间又时间短暂;但新艺术运动却给哈尔滨城市风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利时是欧洲大陆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
19世纪中叶以后,布鲁塞尔成为欧洲文化的和艺术的一个中心。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费尔德原是画家,19世纪80年代致力于建筑艺术革新,是要在绘画、装饰与建筑上创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风格。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见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当时新艺术运动在绘画和装饰主题上喜用自然界繁盛的草木形状线条,于是建筑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处莫不如此。正是由于它的那些植物形花纹与曲线装饰,脱掉了折衷主义的外衣,摆脱了旧形式的羁绊。1884年以后,新艺术运动迅速地传遍欧洲,甚至影响到了美洲。哈尔滨的新艺术运动,是在新艺术运动已成强弩之末时诞生的。其代表作有:哈尔滨火车站,俗称老站(1959年拆除);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人称石头房子(现哈尔滨铁路局大楼);还有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现龙门大厦贵宾楼)。这些建筑都始建于1902年,落成在1904年,又都与铁路关系密切。客观地说,哈尔滨最早的新艺术运动,见证了哈尔滨由马车时代跨入铁路时代,这与新艺术运动要创造一种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但历史在哈尔滨嘲弄了新艺术运动。执掌这些建筑物的沙俄掠夺者,却把当时先进生产力象征的中东铁路,作为攫取中国财富的吸管,深深地插入东北的黑土地。新艺术运动代表作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绝不是简单的企业,它是集驻军、设警、法院、监狱、土地、教育、宗教管理等种种权利的殖民总督府,或者说是沙俄殖民统治的权力中心。哈尔滨最初的新艺术运动不仅是建筑的时尚,还拥有着独特的政治背景,所以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影响很大。如后来的马迭尔宾馆、哈尔滨摄影社等一大批建筑都相继问世。当历史进入新世纪,新艺术运动又和谐地融入哈尔滨城市建设。2003年,为了恢复生态和美丽景色,总面积88平方公里的太阳岛重新规划建设。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符号在太阳岛公园大门重现极富情调的艺术张力,充满浪漫色彩的太阳门成为太阳岛标志性建筑。太阳门那三心椭圆的曲线划过苍穹,仿佛升腾的太阳;那突破罗马风格束缚的柱式直指蓝天,流畅的曲线轮廓与挺直的竖线结合,又如朵朵跳跃的浪花,让人感到未进公园先有情。异国情调的喇嘛台中国老百姓对建在哈尔滨的俄国人的教堂称作喇嘛台。其中名气最大的要算南岗喇嘛台了,就是在“文革”中被拆毁的圣·尼古拉中央大教堂。圣·尼古拉教堂1899年10月13日奠基,1900年春开工,因义和团运动一度停工,同年12月17日竣工,成为矗立在哈尔滨制高点——博物馆广场上的中东铁路的总教堂。这是一座俄罗斯式的木结构的教堂。俄罗斯民间长久流行的木建筑乡村教堂,同西欧的木构架建筑不同,它的构造方法,是用圆木水平地叠成承重墙,在墙角圆木相互咬榫。为便于清除积雪,屋顶坡度很陡,名为帐篷顶,在帐篷顶的尖端加上葱头形的小穹顶。是俄罗斯淳朴的农民,披着毡篷,拖着桦木鞋,在长期的实践中孕育了体现俄罗斯特色智慧的木结构教堂。圣·尼古拉教堂是八面体木结构建筑,受俄罗斯木结构帐篷顶教堂影响。中央葱头穹顶上矗立着钢制镀金十字架,别致的钟楼、精美的台阶、雕花的窗子,堪称精美,庄严而雄伟。这种风格实际上是为建筑的执掌者服务的,因为圣·尼古拉教堂是东正教的神权中心。在大直街西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是世俗权利的中心,与神权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遥遥相望。当年每一个到哈尔滨走下火车的人,第一眼看到的是时尚的新艺术运动的火车站,走出车站,迎接你的是居高临下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圣·尼古拉教堂。这是俄罗斯规划者精心设计的建筑布局,与传说圣·尼古拉教堂有保护旅者的魔力,中东铁路视其为“保护神”的精神需要是相符的。与圣·尼古拉教堂几乎同期建设的俄罗斯砖混结构的铁路中心医院门诊楼(颐园街37号),原沙俄外阿穆尔军区司令部(现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西大直街33号),使我们看到了从神权中心、军权到医院,在哈尔滨或东北形成了一套完整保护俄罗斯人的安全网。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民族式的建筑是稳定心理的需求。现存的哈尔滨最大的喇嘛台——圣·索菲亚教堂,是带有拜占庭风格的俄罗斯民族建筑。它与莫斯科红场外的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有很多相同的建筑语言,高低错落大小有致的葱头穹顶,鼓座上的花瓣形华丽装饰,复杂的形体,无不表现了俄罗斯民族崇尚欢乐,以及浪漫的性格和神权的崇高地位。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出现了一批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其代表作有哈尔滨文庙、极乐寺、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原为普育中学、奋斗路415号)。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到1926年,中国政府历时十年,从驻军权开始,完全收回了被沙俄残余势力霸占的各项权利。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哈尔滨成为重要的粮食加工业中心城市。自主和发展是哈尔滨集中落成一批中国传统风格建筑必不可少的条件。极乐寺第六任方丈慈法法师讲到兴建极乐寺的原因时说,沙俄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他们便选择了南岗(原名秦家岗)的大直街修建了三座东正教堂和俄侨公墓。传说南岗是卧在松花江南岸的一条龙,是城市的风水所在,国人认为在大直街的外国教堂破坏了哈尔滨的风水,有人便出谋修建中国庙宇破之。于是,极乐寺就建在了龙头的位置上,是传统风格的庙宇。张学良将军在1929年11月,为刚刚落成的哈尔滨文庙撰写了《哈尔滨文庙碑记》。在近500字的碑文中,以凝炼精辟的文字论述了修建文庙的历史背景、宗旨和作用。张学良在碑文中说:“中华为至圣祖国,哈埠又为华裔错处之区,使无杰构,以虔奉明?,其何以动学子之钦崇,而回易友邦之视听。”无论是方丈,还是将军,都表明在收回权利之后,中国人都要在哈尔滨宏扬本土文化,展现民族建筑的特色,这是追求民族复兴的真切胸臆。在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传统风格建筑中,如果从封建等级的角度看,文庙的建筑等级最高。它是按大祀祭孔仪式???的规格设计建造的。面阔十一开间的大成殿,其格局恐怕是全国少有。这种格局甚至可与北京故宫皇帝临朝的太和殿相比。文庙的主体建筑物,使用了我国历史上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即“皇顶”;屋顶款式也使用了最高等级的“庑殿顶”与“重檐庑殿顶”;彩绘构图繁密,大面积沥粉贴金,即金线大点金的“金龙和玺”。最活泼的建筑是第三中学。它的二层通高朱红柱的布局,已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庙宇柱子排列的中规中矩,用两组排列距离较近的四根柱子突出了主入口,从中可以看出欧陆双柱式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的一批中国传统建筑,告诉我们中国人同样需要建筑的精神家园,也需要外来建筑文化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