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自1961年创办,到今年是第28届,已经走过了45个年头了。在这45年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从一个地区性、一个城市的音乐会,发展成东北三省地区性的音乐会,再发展成国家级的音乐会,这是哈尔滨市的光荣。她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化品牌为哈尔滨市的文化建设竖立了一个里程碑,也对哈尔滨市的成长与腾飞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因此“哈夏”是值得纪念的,也是值得坚持办下去,且越办越好。
“哈夏”创办在三年困难时期,我市的音乐界实力比较起来并不是很雄厚的;但在市委“要把精神生活搞得丰富多彩一些”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借鉴了捷克的“布拉格之春”办起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目的就是想通过最具群众性的音乐艺术来激励群众、团结人民,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要办好这样大型的音乐会,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条件就是要有音乐实力——即要有音乐人才,有了音乐人才才能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才能演出高、精、尖的作品。而当时我们的音乐实力还有限,但“能打赢的仗要打、没有把握的仗我们也要上”,就是要在“战斗”中提高自己、壮大自己。于是我们一方面对原有队伍鼓足干劲、“秣兵厉马”,一方面广招人才、礼贤下士。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几年间从全国各地调进了近200余位音乐人才,像张权、李书年、卓明理、严仁明、汪立三、刘施任、毕耀宗、仑传德、于忠海、何彬等等,这些人中有些是在历次运动中受到伤害的同志。还有我们培养的歌唱家郭颂、王双印、滕清泉、李殿鹏、何大忠、李少婷、冯少先、汪云才、魏作凡、荣乃林等等。他们汇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我们的音乐队伍。应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市委是勇敢的和深具远见的,也是正确坚持和捍卫党的文艺路线的。当时正值中央贯彻“双百”方针,提出文艺八条强调文艺的丰富多彩、多样性,所以我们一方面强调深入生活反映现实,提倡创作,同时上演了一些高、精、尖的世界经典作品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借鉴提高我们的创作。这样在几年间才出现了《乌苏里江》、《乌苏里船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爱你塞北的雪》、《新货郎》、《越走越亮堂》,钢琴曲《东山魁夷画意》,月琴曲《松花江渔歌》、《铁人之歌》,管弦乐组曲《鄂伦春的篝火》、《大顶子山高又高》等一批流传全国并深具影响的作品。中央电视台为我市拍的两部电视片的插曲《太阳岛上》、《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也汇合到这歌的海洋,为“哈夏”插上了翅膀,飞向全国。举办大型音乐会的另一个条件则是要有众多的群众欣赏与支持。哈尔滨市的人民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在中外音乐的熏影响下,特别是在俄侨们几个颇具一定水平的音乐团体影响下,使哈市人民开始对俄国乃至欧洲古典音乐非常感兴趣。哈市又是全国解放最早的第一个大城市,在从延安派来的一大批革命音乐家的带动下,通过新秧歌运动和声势浩大的群众歌咏运动使我市到处充满了歌声。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专业音乐团体演出的座票十分抢手;群众业余音乐活动在各区、各系统、工厂、学校十分普遍;全市性的歌咏大会、赛歌会经常举行,仅1960年参加歌咏活动的人数即达22万人次。因此,哈市的群众音乐基地是深厚的,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哈夏”才能应运而生。外地专家说:“看了你们的老干部合唱团(局以上干部和将军们)的演出就知道你们的音乐活动开展得多么好了”。李德伦说“在哈市交响乐能连演三场,场场座满且掌声有礼有节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在评价第二届“哈夏”时说:“繁荣了创作,活跃了人民文化生活,调动了三省音乐工作者的积极性”。中国音协则把这届“哈夏”列为1962年全国三大音乐盛会之一。实践证明,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专业的演出培训了音乐爱好者,而群众音乐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专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也给音乐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宽广的空间,但如何发挥音乐艺术的多功能性,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能很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恐怕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衷心希望通过“哈夏”这个平台,能不断地推出更加璀璨的精品和人才。祝“哈夏”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