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哈尔滨的世居民族,人口约4万。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即有从山东、河北等地迁来的回族移民开荒生产,中东铁路的修建和通车使关内中原各省贫苦回族人向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的移民日益增多。由于固有的风俗和从业习惯,他们开始从农村向城镇流动,新兴城镇中回族人口急剧增加,农村中回族人口相对减少,这是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地区回族居住的一个显著特点。
解放前,回族人无论居住在城市或农村,有产者不多。城镇中90%以上的回族人主要经营他们既擅长、资金又少的行业。例如从事面食加工、牛羊屠宰、皮毛加工,或运输(赶马车)、做零工等等。或因本小利微,或因季节关系而变化不定,他们的生活极为困难,绝大多数为贫民阶层。解放后,回族人民也与各兄弟民族一样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力,生活有了保证并得到极大的改善。从业结构已从小商小贩转进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卫生、教育系统都有回族干部和职工。随着政治地位、经济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从业结构已形成体系,独特的清真饮食服务业,是全市商业服务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点的整体格局。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哈尔滨市就成立了回民联合会,是在中共哈尔滨市委、东北回民支队领导下的一级政权组织,负责领导哈市各区的回联分会工作。协调回族内部及回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事务,领导回族群众翻身斗争,组织发动回族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巩固革命政权,促进回族经济和文化发展。在那段历史时期,回联在协助党和政府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稳定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国后,回族联合会主要是协助党和政府宣传政策法令,增强回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了解回族人民的要求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在五十年代初期,随着政府有关机构的设置和职能接替,市回联组织停止工作。1988年,哈尔滨市成立了穆斯林基金会,目的是融汇可用资金,解决民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1991年9月,基金会更名为哈尔滨市穆斯林事业促进会。宗旨是依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协助党和政府团结和组织全市穆斯林各界人士,为促进哈尔滨市穆斯林的经济、文教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振兴哈尔滨做出贡献。
十余年来,该会牢记宗旨,积极推动和参与穆斯林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帮助落实民族政策,成立了哈尔滨市穆斯林医院,解决了回族等穆斯林治病食宿难的问题;帮助阿城市回族屯建立蚊香厂,解决了江北回民养老院实际困难。对市回民糕点厂、牛羊肉类加工厂等企业在企改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相应的意见,反映给有关领导和部门。为解决清真饮食业烹饪技术力量不足,开办了穆斯林清真烹饪培训班,培训了70余名二、三级少数民族烹饪师。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三下乡、扶贫支农、抗洪救灾工作中,多次派医疗小组到依兰、方正、木兰、阿城等县(市)民族村屯走访义诊送医捐药。促进会把维护安定团结,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工作。每年都承办主持哈市穆斯林“开斋节”庆祝活动,使广大穆斯林群众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积极开展对外友好活动,同国际穆斯林团体和港澳台穆斯林组织、国内部分省市的穆斯林联谊会建立了的工作关系。在新的世纪和历史时期,市穆斯林事业促进会要在市委、市政府,市民族工作部门的领导下,为振兴哈尔滨,为推进穆斯林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作者:市穆斯林事业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