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席武百祥,老哈尔滨人都知道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巨擘。被工商界同会尊称为“武百老”的武百祥,1878年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何新庄一户贫寒之家。武百祥自称幼时“是一个格外顽皮的孩子”,没少挨私塾先生的打。13岁时告别亲人和家乡,跟随舅舅闯东关,作店铺学徒,开始了他在工商界的风雨辗转。
1902年,武百祥独自来到哈尔滨闯荡。初到哈尔滨做小本生意的武百祥,蹲小店、摆地摊、出摊床,挎小筐沿街叫卖咸鸡蛋,或到大烟馆卖烟卷、冰糖糕。生意稍有起色,1903年武百祥等三人合伙办了一个街头摊床,贩卖日用杂货,并为摊床起了“同记”的字号。然而,“同记”摊床的好景不长,几位合伙人性格不一,品德良莠不齐,“同记”只能散伙,武百祥仅有的1000多元钱又被偷。武百祥一时无法承受这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当时竟“破锣破敲,破罐破摔”,一连数月“除了学坏外什么事也没做”。
不久,武百祥在困境中振作起来,东拼西凑了500多元钱,其表兄赵禅唐雪中送炭,借给750两银子,“决心重整旗鼓,再做生意”,商号仍叫同记。1907年一种英式皮帽在哈尔滨流行,武百祥就晚上仿制皮帽,白天卖,得到了一笔收益。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人们剪辫易服,帽子的需求量大增,武百祥迅速扩大生产,于1913年创办了同记制帽工厂。西到满洲里,南到锦州、山海关,东到绥芬河,同记工厂生产的帽子销路极佳。此后,同记工厂的规模扩大,盖厂房、添机器、增工人,同记工厂先后设有20个科,生产的各种畅销产品达500余种,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英式皮帽、白熊牌袜子、大罗新月饼和永年牌小人糖。
在同记工厂大发展的同时,武百祥决计重整商业,扩大同记店铺营业面积,建成的同记商场,就是武百祥亲自设计和指挥施工的。他又马不停蹄地筹建“大罗新”环球货店。武百祥率人游历了天津、北京、上海、武汉以及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等国内外的著名商埠,考察工商业。考察使武百祥大开眼界,学习了资本主义经商办厂的经验,对他后来的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1年10月10日,“大罗新”环球货店开业,立即轰动了哈尔滨。“大罗新”开业的第一年,卖钱额就超过了俄国人经营的秋林洋行。
在商言商,武百祥曾宣称:“商业场中,首在谋利,”然而如何谋利,他却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武百祥非常自豪自己做的两件事:一件是在自己的商场中决不卖“向来利钱是很大”的赌具;二是在商家普遍谎价的环境中,武百祥顶着各种压力,坚决在自己的商场中实行“明码实价”,实行的结果不但没有失败而且还发了财。这两件大事给哈尔滨的商业带来了新的风尚和经营思想,武百祥认为这是“与商界的贡献”。他“去旧更新”的办商思想,促进了商店经营的不断发展。武百祥非常重视对店员的教育,时常亲自讲课。他的讲演录,曾在1927年印成单行本——《大罗新政策》,供店员学习。如今《大罗新政策》已成为历史学家研究武百祥经商思想的珍贵史料。武百祥为让店员视商店为已业,改革商店分配制度,想方设法让店员人人可以成为股东。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前夜,武百祥和他的同仁经营的商业发展到顶峰,设有同记商场、大罗新环球百货店、同记茶庄、大同百货店、同记批发部、同记齐齐哈尔商场、同记巴彦百货商店。
1932年2月,日寇侵占哈尔滨之后,武百祥经营的工商业每况愈下。日本人为搜刮钱财,强行摊派各种公债、储蓄、股票。同记商场资金百万,各项债券竟达120万以上,生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1942年同记工厂倒闭。1944年同记商场被迫歇业。大罗新拥有四层楼,仅在一楼的几尺柜台上销售残存商品。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原来拥有500多人的同记、大罗新,只剩下20多人看守房产。
1946年3月,同记商场重新恢复营业。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后,共产党和民主政府提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武百祥逐步恢复了同记工厂的营业,相继开办了制毛厂、皮厂、染厂、铁工厂、制刷厂等。
武百祥从1947年起,先后担任了省市工商联副主委、民建省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副主席、省市人民代表、市政府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造反派”的迫害服毒自尽,终年88岁。1979年,中共哈尔滨市委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其平反,高度评价了这位在民族工商业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